当前位置:

“联合国糖尿病日” 当心妊娠糖尿病盯上“二胎妈妈”

来源:红网 作者:洪雷 秦璐 编辑:曼曼 2016-11-10 14:11:41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举办大型宣教“糖友会”,现场免费为市民测血糖血压。

  红网长沙11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通讯员 秦璐)11月14日是第十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举办大型宣教“糖友会”, 邀请百余名“糖友”参加。既有“糖尿病”专家讲座,又有“正确注射胰岛素,机智连连看”互动游戏,精彩纷呈。

  二胎妈妈为“孩”行“大补”适得其反

  在活动现场,35岁的邱女士(化名)也坐在场内听着专家讲座,她是一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二胎妈妈,刚顺利怀上了第二胎,全家都欣喜不已。因为是第二次怀孕,加上一直都有在工作,所以邱女士觉得更应该为孩子增加营养。因此,从孕期开始,邱女士开始“大补”,鸡汤、甲鱼、猪脚等高热量食物“源源不断”,多数晚间还会进食面条、蛋糕等夜宵“加餐”。到邱女士妊娠24周时,体重已增至66公斤,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糖耐量试验显示:空腹血糖5.4mmol/L,餐后1小时血糖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综合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邵挥戈主任表示,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二胎高龄产妇会逐年增多,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年纪大了生孩子要比年轻时更加补充营养”的错误观念,令不少二胎妈妈妊娠期“大补特补”,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妊娠期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邵挥戈主任提醒,二胎高龄产妇更易受到妊娠糖尿病的侵犯,建议准妈妈孕期要早筛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一般来说,准妈妈在怀孕24-28周时可进行75G糖耐量试验,若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血糖≥10.0mmol/L;2小时血糖≥8.5mmol/L,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警惕糖尿病的“多米诺反应”

  在“正确注射胰岛素,机智连连看”互动游戏中,2型糖尿病病友纷纷踊跃上台参与。“糖友”袁阿姨表示,现在每天都要定期注射胰岛素,如果方法不正确,血糖很快就会变得“不听话”。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邵挥戈主任表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急剧发生。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糖尿病性心脏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邵挥戈介绍,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的高血糖状态,身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与氧化出现紊乱,伴随血管内皮损害、基底膜增厚、自由基活性增加等,会加速血管斑块形成,极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糖尿病性心脏病。当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到脑血管时便可出现脑梗塞(即我们通常说的中风或卒中)。并且糖尿病还容易伴有凝血机制异常,存在血液黏度增高,这些都有助于血栓的形成。与此同时长期的、慢性的高血糖状态还会使代谢出现异常,进而造成肾脏损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6成存在慢性肾脏病。

  因此,邵挥戈主任提醒市民,一定要重视预防糖尿病,定期体检并进行血糖监测。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则应自觉遵医嘱,配合糖尿病的治疗,长期、定时监测血糖,按时到糖尿病门诊进行复查。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影响巨大

  医学研究显示,糖尿病具有遗传机制,母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同一疾病的危险性为1-4%,父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危险性为10%。而父母均为1型糖尿病的,子女危险性为20%,如果父母一方有2型糖尿病,后代危险性为30%,如果父母双方均为2型糖尿病,则后代可能有50-60%的几率患病。

  相较而言,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则更大。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医生杨琴介绍:

  1.孕妇为糖尿病的胎儿畸形率高于正常妊娠的6-9倍,例如: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肛门闭锁,多囊肾、肺发育不全、内脏转位等;

  2.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25%-40%,增加了难产的发生率,使新生儿合并症增加;

  3.由于孕妇失镁,因而低镁血症高达30%,而低镁又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低钙(8%);

    4.胎儿高血糖可致高胰岛素血症,故新生儿低血糖常见,宝宝会少吃少哭少动,反应差,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导致脑损伤,留下后遗症;

  5.糖尿病母亲患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宝宝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气促、呻吟等表现,严重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使得围产期死亡率常超过20%。

  6.其他:如肾血管栓塞,小左结肠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等表现。

  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准爸准妈们都应该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在孕期接受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血糖及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监测胎儿健康状况。有糖尿病爸爸妈妈的宝宝都应该及时转入新生儿科住院观察及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洪雷 秦璐

编辑:曼曼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6/11/10/4224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