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中心医院去年接诊儿童恶性肿瘤患者近200人次

来源:红网 作者:洪雷 秦璐 曾燕华 编辑:曼曼 2017-04-13 19:06:32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肿瘤防治主题科普及免费义诊活动。

现场一位身患肿瘤的孩子正在和妈妈一起听讲座。

家长和孩子正在阅读肿瘤宣传资料。

  红网长沙4月1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通讯员 秦璐 曾燕华)4月15日至21日是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和“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4月13日上午九点,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肿瘤防治主题科普及免费义诊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儿童肿瘤,帮助孩子有效防癌抗癌。

  “近年来,我国儿童平均每年有3至4万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正逐年上升。”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桂华介绍, 2016年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门诊接诊儿童恶性肿瘤患者近200人次,收住院130人次,较上年度同比增长近一倍。当前,儿童恶性肿瘤是0-14周岁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事故。王桂华呼吁广大市民及家长应高度关注“儿童肿瘤的防与治”。

  女宝宝频繁呕吐哭闹 经查竟是罹患脑瘤

  小萱(化名)今年4岁了,活泼可爱的她很难让人相信竟是一名脑瘤患者。小萱的妈妈回忆,那时小萱刚刚4个月,时常吐奶、哭闹。到医院一检查,竟然诊断为“左脑室室管膜细胞瘤”,让全家人十分震惊和难受。后来,小萱接受了第一次颅内肿瘤切除手术,肿瘤切除后症状消失,家人高兴无比。没想到三年后病情复发,脑瘤发展为室管膜母细胞瘤。再次行病灶切除术,但半年后再次复发,进行手术后,恢复效果较差。CT显示小萱颅内有多处结节,最大为20毫米,发展至4期脑瘤。在朋友的介绍下,小萱的父母带着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决心让小萱接受放化疗的治疗。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肿瘤专家、肿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邓立勇表示,儿童脑瘤是最常见的实体瘤类型,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瘤。由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部位受到血脑屏障保护、异质性更高,与成人相比存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因此治疗难度加大,死亡率较高,是儿童肿瘤中的头号杀手。

  认知儿童肿瘤,三大误区“害人不浅”

  在肿瘤防治的主题活动中,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肿瘤专家、肿瘤科副主任邓立勇向市民讲解关于儿童肿瘤的正确知识。邓立勇介绍,儿童肿瘤的类型很多,其中实体瘤的占比较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瘤、淋巴瘤、恶性骨肿瘤、软组织肉瘤等都是常见的实体瘤。在临床治疗中,许多家长容易对“儿童肿瘤”产生误区,导致儿童肿瘤陷入“不可防不可治”的深渊。特别是以下三个误区:

  孩子小不会得恶性肿瘤。这是错误的。与成人相比,儿童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邓立勇解释,像中枢神经系统瘤中的神经母细胞瘤,成人不会得,而只发生在儿童期,且90%的病人都在5岁以下。因此,邓立勇建议家长随时给孩子查体、触摸体表,定期让孩子接受健康检查。

  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查体不及时,往往发现恶性肿瘤时就已经全身转移了,这时候有一部分家长会考虑放弃治疗。实际上,儿童恶性肿瘤治愈率远远高于成人,即使到了末期也有很大治愈机会,甚至晚期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其总体的五年生存率都已接近50%。

  不少家长认为放化疗既不如手术那么有效,又对孩子伤害太大,即使发现孩子得了恶性肿瘤,也宁肯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接受放化疗,其实这是不对的。邓立勇表示,其实儿童对放化疗较成人更加敏感,治疗效果也特别好。在儿童得了恶性肿瘤以后,一定要进行综合治疗,如果做了肿瘤切除,还要配合化疗、放疗,即使治疗出院也要跟踪随诊,才能尽可能控制肿瘤不再复发。

  预防儿童肿瘤注意这些方面

  邓立勇表示,大家在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非正常表现”,比如听力下降、视力下降、走路不稳、头痛、嗜睡、复视等,或发现儿童有淋巴结肿大,身体出现异常肿块时,及时到医院检查身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头部MRI进行排查。

  同时,注意远离各类污染,保护孩子们的健康。科学证实,环境污染、辐射污染、生物污染与儿童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必须尽量避免接触污染。如新房装修应环保,装后不要立即入住,少给孩子吃零食或加工食品等。

  最后,邓立勇强调,儿童肿瘤是“可防可治”的。首先,生育孩子前,夫妻双方应注重孕前和孕期保健。

  一是孕前准备要充分。准爸妈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的夫妇和一些慢性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延迟生育;尽量避免在服用避孕药或长期服用激素时受孕。

  二是孕期呵护要到位。怀孕前3月尽量避免感染和用抗生素;孕期勿接触油漆、石油产品、农药、颜料等,避免接触苯、甲醛等有毒气体,防止空气、水、电磁、离子辐射等污染。

来源:红网

作者:洪雷 秦璐 曾燕华

编辑:曼曼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7/04/13/4213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