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惕“夺命菇” 长沙市中心医院两天收治14名中毒者

来源:红网 作者:汤雪 赫留党 编辑:曼曼 2017-06-14 10:18:5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6月14日讯(通讯员 汤雪 赫留党)近期长沙雨水丰沛,又到了野生蘑菇疯长的季节。6月11日至12日,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了14例蘑菇中毒患者。躺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病床上,宁乡60岁的杨先生(化名)依靠手机图片认出了导致中毒的“元凶”——灰花纹鹅膏菌。

  6月11日上午,杨先生外出踏青时采了三四种野生蘑菇回家,当晚6时许,他爱人炖了蘑菇汤,邀请3位朋友一起吃饭。“我们共6人喝了汤,最小的是7岁孙儿,当晚都没事,第二天早上5点多,开始有人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杨先生和亲友赶紧到镇卫生院治疗,输液许久不见好转,当天下午,他们被迅速转入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长沙市急性中毒救治中心)治疗,经诊断为胃肠炎型毒覃(菌类)中毒,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情况良好。

  “现在湖南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汛期,在雨水浇灌下,很多蘑菇呈疯长状态,每到这时候都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哪怕是熟知蘑菇的市民也难免中招。6月11日至12日,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8例蘑菇中毒的患者,中毒者来自不同地区的两个家庭,共有14人中毒, 6人在当地医院治疗,8人来到了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志伟表示,像灰花纹鹅膏菌、裂皮鹅膏菌、条盖盔孢伞、假褐云斑鹅膏菌、赤脚鹅膏菌等野生菌类都含有毒性,误食后可出现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神经精神型等毒覃(菌类)中毒。以灰花纹鹅膏菌为例,这种蘑菇多生长在石栎、刺栲等阔叶林中,6月上旬至7月中旬高温潮湿季节多见。所含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误食后易损害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一个蘑菇所含的毒素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长沙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曹理言提醒,野生蘑菇虽然味美,但很可能“藏毒”,市民不要随意采摘、购买或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类,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类似中毒症状,应尽快排出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等,并第一时间内赶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如有可能,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或留存毒菌影像,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并提醒重点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低,应尽量避免食用种类不明的自采蘑菇,以免发生严重中毒事件。

  需注意的是,像肝损型急性菌类中毒患者的治疗可能存在假愈期,即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治疗后,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短时间内可能迅速恶化,进而对肝肾造成更大的危害,建议市民初期症状缓解时,不能麻痹大意,仍需住院观察数日。

来源:红网

作者:汤雪 赫留党

编辑:曼曼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7/06/14/4207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