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久泡洪水,谨防皮炎

来源:红网 作者:罗垲炜 编辑:周曼 实习生:张卓韵 2017-07-07 17:15:3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7月7日讯(通讯员 罗垲炜)抗洪救灾期间,广大干部、官兵、群众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极易发生皮肤病,浸渍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成为灾区最常见的疾病,占洪灾引发疾病总数的一半以上,不容忽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灾区常见皮肤病的防与治。

  手、足浸渍性皮炎: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足指、趾间。

  防: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条件允许的话下水作业时尽量穿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离开水体后裸露皮肤用干净水把手足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保持清洁干燥。

  治:保持局部干燥,洗净用痱子粉扑于患处,或于轻度糜烂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待干燥后外用抗生素软膏涂擦即可。

  阴囊皮炎:是发生于阴囊及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渗出性皮肤病,长期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抢险队员中较常见,俗称烂档,是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穿着长衣裤,阴部长时间不透气所造成。

  防:减少水下作业时间,实行换班制,适时更换内衣裤,使阴部保持清洁干燥是预防该病的最好办法。

  治:一旦发生该病,尽量避免水下作业,外用扑粉或复方康纳乐霜每日2—3次,很快就可好转。

  尾蚴性皮炎:接触含有动物血吸虫尾蚴的污水,尾蚴侵入皮肤致局部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发病快,接触含有尾蚴的水数分钟后即有瘙痒感,继之出现粟粒大红斑、丘疹丘疱疹,周围有明显浸润及红晕,搔抓后可出现风团,瘙痒剧烈,皮损顶端可见淤点,为尾蚴钻入痕迹。皮疹散在或密集成片。多位于水接触部位。以两小腿、前臂远端及手足背部多见。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感染。

  防:如下水作业时穿塑料套服、外用塑料套膜等防止尾蚴钻入皮肤;也可在下水前涂皮肤防护剂,如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软膏或乳剂。

  治:注意清洁,少用热水及肥皂,出现浸渍时可外用粉剂(如枯矾、氧化锌、滑石粉),每天数次;糜烂时可用具有消炎、抗感染及收敛作用的溶液进行湿敷,如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锌铜合剂(达里波液),亦可搽3%甲紫(龙胆紫)液、20%鞣酸甘油或鞣酸软膏(鞣酸、甘油、樟脑、苯酚、亚硫酸钠、滑石粉、石蜡、凡士林)效果良好;继发感染可根据轻重情况,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溶液、l%小檗碱(黄连素)溶液或黄柏、生地榆各15克,煎水浸洗或湿敷;炎症明显伴淋巴管、淋巴结炎症或发热者,可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治疗。

  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性皮肤病,在洪灾过后由于暴露于污染水源、环境湿度大和衣物不卫生容易导致湿疹发病。主要表现为红斑、疱疹、明显瘙痒,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灾区人群多发生于双侧下肢,因为双腿长期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

  防:可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劳作后可用1%的盐水浸泡双小腿约半小时,然后再用清洁水洗净凉干。

  治:一般采用局部外用3%硼酸粉或0.1%的利凡若尔粉湿敷,待皮损干燥后外用激素类软膏外搽。皮损较多,症状重者可口服扑而敏等抗阻胺药物,对伴感染的湿疹则要积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皮肤癣病:真菌容易在湿热的环境下蔓延繁殖,手脚浸过脏水之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就会容易感染真菌,发生手足癣、体癣、股癣等,表现为患病部位瘙痒难耐、出水疱、糜烂、脱皮等症状。

  防:穿透气的鞋袜,避免共用衣物毛巾,尽可能的保持皮肤干燥。

  治:外用达克宁、兰美抒等抗真菌药膏,无效者可用皮肤抗菌液浸泡,一次两个小时;对局部轻度糜烂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癣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来源:红网

作者:罗垲炜

编辑:周曼 实习生:张卓韵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7/07/07/4204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