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把“专家级”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来源:红网 作者:严素 编辑:曼曼 2018-04-19 13:40:0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4月19日讯(通讯员 严素)“余医生的小针刀筋膜松解真神奇,肩膀还真不痛了。”3月26日上午,岳阳平江县安定镇长田村村民陈汉田摆动着左肩,高兴地说,“我这肩周炎是老毛病了,一发作就手都抬不起来,干不了一点重活。搭帮有余医生来了我们安定,不然我这毛病就得去长沙或者浏阳治了!”

  村民口中的“余医生”名叫余猛科,是岳阳市中医院针灸科一名主治医师,同时,他也是市卫计委2017年选派到安定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卫科技特派员。近年来,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探索出一条由“基层卫生单位+特派员+后援单位”联动协作的运作模式,每年从市直医疗单位和行业管理医院选派20余名专业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下派到各区县乡镇卫生院开展服务。他们在基层医疗单位通过临床带教、技术讲座、选送人员进修等多种方式培训乡镇医务人员,建立健全对口扶持机制,做好“传、帮、带”,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针灸康复我们不用去外地治疗了”

  在平江县安定镇,但凡有个肌肉劳损,筋骨拉伤,村民门都知道镇中心卫生院来了个“余医生”。“余医生”名叫余猛科,是市中医院青年技术骨干人才,针灸科主治医师。2017年3月,他受岳阳市卫生计生委和岳阳市中医院的委派,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平江县安定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不到一年时间,他认真发扬中医国粹,发挥自身中医技术特色,结合医院实际,将安定镇中心卫生院针灸康复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

  安定镇中心卫生院针灸康复科原来只配备两名医生,两名护士,每天门诊住院人次不足15人。余猛科到了安定以后,白天待在医院为病人治疗,晚上到安定镇周围走访调查,结合实际将针灸康复科进行了全面整改,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开展推拿、火罐、梅花针、中医定点介入治疗,必要时进行神经根定点阻滞;同时创新地提出“治病必求其因,精准治疗,治病不拘其术,必求其本”的精准治疗学四联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疼;利用小针刀筋膜松解、中药正清定点介入消炎、针灸疏通经络、推拿正骨相结合的方法;此外,他还带领科室人员每周末下乡下乡义诊送健康,积极宣传中医药,让老百姓真正得到送科技下乡的实惠。

  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送到家门的中医诊疗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不足一个月时间,安定中心卫生院针灸康复科患者日均住院人次由原来的不足15人,突破到80人次,全年服务门诊约18000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20多人次,很多以前跑长沙、浏阳的患者都说:“专家来了安定,家门口就能解决好,以后就不用去外地治疗了。”

  “把优质的医卫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市中医院余猛科医生、市妇幼保健院李锋医生、市二人民医院黄金灿医生……一批又一批的医卫特派员下到基层,来岳阳市各地的乡镇卫生院,他们亲身感受到老百姓“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的就医困难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渴求, 老百姓对专家的无限信赖和期盼;同时当地医务工作者长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科技特派员们,净化了队员的思想,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科技特派员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工作中,进行实例病情分析,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涌现出很多深受基层群众喜爱的医生。

  “要让科技特派员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走过场;要派出一支队伍,带强一些医院;培训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群众”。几年来,市卫计委党组提出的明确要求逐步实现。随着“科技特派员”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务人员也在基层工作中心灵受到洗礼,锤炼了工作作风, 最终形成政府、医疗机构、老百姓“三赢”的局面”。

  多年的不断实践与经验积累,市卫生计生委也探索出一条由“基层卫生单位+特派员+后援单位”联动协作的运作模式。近3年来,岳阳市派出市直医疗单位和行业管理医院近百名专业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下到基层,带动乡镇卫生院专科建设38个,投入器械资金219.1万元,举办骨干培训班54期,举办各类卫生培训68期,接诊病人22030人次,完成大小手术3788台,为病人减负399.9万元,为乡镇卫生院增收3928万元,在市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的专业技术人员近100余人。

来源:红网

作者:严素

编辑:曼曼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8/04/19/4171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