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肝癌病中虎 偏向虎山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磊 编辑:曼曼 2017-12-18 09:10:1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12月18日讯(通讯员 邓磊) 说到肝癌,给人们印象就是“癌中之王”,是绝症中的绝症。其实,这个看法已是“老黄历”。我国医学专家在攻克肝癌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例,在湘雅名医王志明主任的带领下,近几年来成功地救治2000余例肝癌患者,5年成活率高达50%以上,不少人手术多年还健康地活着。在湘雅战胜肝癌的团队中,有一位后起之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十佳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周乐杜副教授。

  “拯救生命让我获得最大的幸福感”

  出生在洞口县一普通农家的周乐杜从小学习优秀,考清华大学是他奋斗的方向。然而就在他参加高考的1992年,母亲的胆囊结石病发作,因一时找不到医生,让母亲痛苦折腾了半个月。于是,他毅然报考了医学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湖南医科大学。

  毕业后,他被留到了湘雅医院普通外科并一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之所以坚守,是因为他初心不改,没有忘记母亲被疾病折磨的情景;还因为他在当住院医生时,成功地对一位因阑尾炎被误诊而送到医院的农村小男孩进行了抢救,孩子父母眼里的泪花“让我获得最大的幸福感”!

  “在外科金字塔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医学界有个说法,肝胆外科是外科的金字塔,而肝癌手术又处在金字塔的尖端。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在外科金字塔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周乐杜如是说。

  当他还是住院医生的时候,就参加了导师王志明教授采用肝移植方法对生命垂危的患者邵浩进行的手术,让这位农村青年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而且能自己谋生,开店创业生儿育女。

  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他赴全球最大活体肝移植中心日本京都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肝癌基础理论研究。学成之后,在导师王志明教授的支持下,先后独立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多项重大手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手术风行,腹腔镜下各种手术不断涌现。然而,这种切口小,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手术却迟迟难以在切除肝癌上推行,因为肝脏本身是个储血的器官,如同一个“大血球”,腹腔镜下的肝切除术几乎“刀刀出血”,很容易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周乐杜经过反复钻研和苦练,终于掌握了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技巧,目前已常规开展各种腹腔镜下的肝癌手术,包括左右半肝切除手术。2015年以来先后开展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200余例。

  近些年来,一种比微创还微创的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手术在国内外问世,这种手术采用的是将一根只有两毫米的小针刺入肝癌病灶,通电消融治疗后,小针周围可达上百摄氏度的温度,可以将肝癌组织破坏。他敏锐地看到这种手术对于小肝癌、对于不能手术的肝癌,以及转移性肝癌及复发性肝癌,都有其独特的疗效,于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这种手术,到目前已成功地进行了千例,居国内先进水平。

  在临床上不断取得成就的他,一直注意理论经验总结,近5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为国外著名学术刊物录用。此外,他还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及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

  “患者本来就是我的亲人”

  “医术高明,医道高尚,责任心强,对待病人像亲人。”“12月1日做腹腔镜,第二天就下床小便通了气,第三天就吃了稀饭、面条,真神奇。”这些是网络上病友对他的赞扬。

  病房的病友说,他每天都会鼓励大家,“你今天脸色好多了。”“你这个症状,说明你快好了。”有人说这是在“忽悠”患者,周乐杜说:“这不是‘忽悠’,精神力量是非常大的,千万不能忽视。”

  病友们还赞扬他“是贴心的好医生,不乱发药物”。他却说:“医者,仁者,当然不能乱来。我的原则就是用最少的钱,把病治好,绝不开大处方。”他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现在肝癌并不是那么可怕了,我们的肝胆外科医务工作者,正在继续努力攻关,为更好地战胜肝癌而努力在奋斗……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磊

编辑:曼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