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塞医疗队员在清理死水淤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6日讯(通讯员 曹燕娜)目前正逢塞拉利昂的雨季,连日来的雨水带来了清凉的空气,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罗开忠副教授却忧心忡忡,因为潮湿的气候滋生了大量的蚊虫,伴随而来的是医院里就诊的疟疾患者逐日增多。
华人同胞周先生,来塞拉利昂半年,从事道路施工。一周前开始出现畏寒,全身不适。在外院输液治疗4天,症状越发加重,全身乏力,腹胀,活动后呼吸困难。于是,患者来到中塞友好医院,求助于中国医生。
经抽血检查,发现其中度贫血,血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疟原虫,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医生考虑患者为疟疾合并伤寒。罗开忠立即着手抗疟原虫治疗及抗感染治疗等,第二天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输液3天后恢复正常。患者及同事感激地握着中国医疗队员的手,连声说谢谢。
疟疾是非洲常见的传染病,全球每年约2.2亿人次患疟疾,92%分布在非洲,恶性疟原虫感染是重症疟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导致每年约44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医疗队入驻的塞拉利昂,就是恶性疟的高发地区之一。
按蚊是疟原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是重要预防措施。在罗开忠的积极倡导下,医疗队队长江海波联系到中国疾控中心(CDC)援塞拉利昂第5批专家组,对中塞友好医院及周边地区进行监测及实地勘察,发现院区存在多个蚊虫孳生地,其中两个点存在按蚊繁殖,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极易引起疟疾的爆发。
为了保证医院住院病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援塞医疗队联合CDC专家积极制定方案,两队专家在塞方人员的帮助下,对院区内积水、沟渠等进行集中清理,打扫卫生死角,消除死水区域,并采用专用消毒药品对蚊虫进行消杀。

援塞医疗队员在喷洒防蚊药水。由援塞医疗队供图
同时,对全体医疗队员进行疟疾防控知识强化,正确识别按蚊、伊蚊及库蚊的成虫及幼虫,并向住院患者进行疟疾防控知识宣讲,力争做到院内零疟疾。医疗队感染病学专家将密切监测疟疾发病情况,一旦出现爆发趋势,将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作者系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曹燕娜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刘晓庆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