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过,但酷热的“秋老虎”我们不得不防。如何做好秋季的防暑降温,保证居民身心健康,是我们应该及时关切的。
在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培训导师班纳入全国继续教育项目的背景下,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组成的《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公民卫生健康指南编委会,特颁布《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之公民防中暑卫生健康指南,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的热季。
五种“人”易中暑
1.“老者”。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使散热不畅。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感知功能降低,不能及时调整身体,可使局部散热受阻。
2.“幼者”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较多,尤其是在新生儿体内,具有保温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较高,对散热不利。
3.“孕者” 。孕产妇由于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终日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4.“训者” 高强度运动、训练者主要指运动员、军人等需要高强度训练的人群。高强度的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
5.“劳者”。 特殊环境劳动工作者主要指出租车司机、炼铁工人等需在高温环境长期工作的人群。环境温度太高使得自身热量升高,热量无法排出,容易发生中暑。
五种“病”需防暑
1.心血管疾病。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在体内积蓄,便容易中暑。
2.感染性疾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产热中枢,令机体产热加速;也可使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促使血管痉挛收缩,散热不利。
3.代谢性疾病。营养素的缺乏可使肾脏浓缩能力减退,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先天性汗腺缺失者,无法及时通过排汗散热,导致体内热量聚积,容易中暑。
4.系统性硬皮病。由于汗腺阻塞或破坏,蒸发散热的途径被阻断,使热量积蓄体内而引起中暑。
5.内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等患者,由于自身代谢功能障碍,使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和变化反应迟钝,虽热量已积蓄体内,但病人自觉症状却出现较晚或不自知,引起中暑。
五种“药”诱中暑
1.降压药。由于气温较高,血管扩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比较低。尤其是利尿药使排尿和排汗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状。
2.胃病药。一些药物,能治疗胃痉挛引起的胃痛。服用这类药物后,人的汗液分泌受到抑制,体内热量无法正常散发,在高温之下非常容易中暑,甚至出现虚脱。
3.抗抑郁药。一些精神类药物,有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服用这些药后,人体的体温不能保持恒定,而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炎热时节,服这类药易导致体温升高,甚至中暑。
4.解热镇痛药。发烧时可能会服用一些退烧药,这些药物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会发汗,造成人体中钾的流失,出现四肢无力,严重的还有可能让人因为脱水而中暑。
5.部分感冒药。有些复方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人体排汗减少、无法有效散热而中暑。
五种“房”常中暑
1.下厨房。厨房往往狭小,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环境温度升高,使得机体热负荷过大,自身热量升高,体温调节机制失衡,容易发生中暑。
2.守机房。机房往往密闭,大量机器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散不出去,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机体热负荷升高,体温调节机制失衡,容易发生中暑。
3.桑拿房。桑拿房作为一种人为增加外界温度促进自身排汗的方式,使用比较广泛。但是这种高温环境下容易机体热负荷升高,体温调节机制失衡,中暑风险增大。
4.睡车房。车内空间密闭狭小,温度上升较快,有的人因一些情况需睡在车里,还有的家长将小孩放在车里,这种密闭环境很容易发生中暑。
5.无风房。无风房就是指空气不流通的空间,尤其要注意地下室,空气不流通且高湿环境,一则容易缺氧,二则热量不能散开,中暑事件容易发生。
五种“凉”抗中暑
1.寻凉地。凉地就是指阴凉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可以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而使机体热负荷增大。
2.扇凉风。凉风可以加速热量的散失,能够帮助机体散热,降低热负荷。
3.饮凉水。通过低温液体可以来帮助机体加强散热,通过热“对流”与“传导”降低热负荷。
4.穿凉衣。通过戴帽子、护袖等措施来避免阳光直射,降低外界热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5.涂凉霜。通过涂抹防护霜等来保护机体,降低外界热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立祥 孟庆义 杨超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郝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