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14日发表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说,我国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有效解决。
白皮书介绍,我国居民膳食品种丰富多样,营养水平不断改善。2018年,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4.7公斤、46.8公斤、46.4公斤、22.1公斤、505.1公斤和184.4公斤,比1996年分别增加6.5公斤、16.6公斤、19.5公斤、17公斤、257.7公斤和117.7公斤,分别增长35.7%、55%、72.5%、333.3%、104.2%和176.5%。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白皮书说,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记者胡璐)
相关新闻
粮食产量:连续4年达6.5亿吨以上
白皮书介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2015年达到6.6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
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白皮书还说,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大豆市场:供应有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14日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较强,库存数量充足,且质量良好。无论是口粮,还是饲料粮,市场供应都有保障。
苏伟说,近年来,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大豆振兴计划,促进大豆生产的恢复发展。到2020年力争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亿亩,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榨油大豆的脂肪含量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大豆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落实,成效会逐步显现出来。”苏伟说。
粮食储备: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需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14日表示,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的结构来看,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我国粮食储备实现了应有的功能,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需要。
黄炜说,我国充足的原粮储备是粮食应急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应对粮食安全急需时的“压舱石”。除了原粮储备,我国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还建立了能够满足10至15天消费需要的成品粮应急储备。
他介绍说,我国还规划布局了包括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应急配送中心、应急储运企业,形成了粮食应急保供网络体系,可以有效应对地震、雨雪冰冻、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一些重大突发事件。(记者 胡璐 于文静董峻)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胡璐 于文静董峻
编辑:周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