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1团圆季“骨”足能量备战春节

来源:北方网 编辑:周曼 2021-01-21 11:46:16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年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春联,这些看上去简单又让人兴奋的小事,在老人的眼里却成了心头的“愁”。儿女在外地打拼,即使能回家,也要等到岁末。在身边的子女也有了自己的家,家长心疼孩子,也不愿让孩子给自己干活。可是活不能不干,那就只能自己干,这时候,关节如果不好,有个风湿骨病,就真的是雪上加霜。

在医学界,风湿骨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一旦患病,几乎终身失去自由生活。风湿骨病除了带给我们关节的肿胀、僵硬、变形以及无法忍受的疼痛,还会威胁到我们的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认为,风湿骨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关节、骨骼肌肉、血管以及周围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产生病变。而中医学的风湿骨病也叫痹症,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受到外界风、寒、湿、热、燥等邪气入侵,导致经脉气血不通,从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甚至累及脏腑器官的一类疾病。

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对引起风湿病的病因都十分一致,那就是身体自身功能出现问题,无法防御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而老年人之所以是高危人群,原因也显而易见,身体功能衰退,抵抗外邪能力自然变弱,自然就变成了风湿骨病的“目标人群”。

更可怕的是,如今风湿骨病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久坐、劳累或者长时间吹空调、无节制地吃生冷寒凉食物、海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早就患上了风湿骨病,受到疼痛的困扰。

风湿病也不是现代才有,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四体液说”奠定了西医发展的基础,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丹和黑胆四种体液的平衡决定的,如果冷湿粘液注射入内脏和四肢,就会引起肿胀、疼痛等病变。《黄帝内经》中则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湿”一词也一直沿用至今。

无论是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一旦被风湿病缠身,可谓苦不堪言,生命中余下的岁月将不得不与疼痛相伴。很多人患上风湿病,情急之下,就会急病乱投医,盲目使用一些偏方或保健品,浪费钱财不说,还加速了病情的恶化。难道,对抗风湿,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吗?

其实不然。

风湿虽然不能根治,但还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造成风湿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不足,受到风寒湿侵袭,造成经络淤堵痹阻。正所谓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治疗风湿,要先从恢复人体正气下手。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用药酒治疗风湿骨病的案例,药酒是中药与酒相结合的产物,由于酒可以浸出中药的有效成分,自身还具有畅通血脉、开瘀化结、祛风散寒、消食养胃等功效,因此以酒为溶媒能够起到引药上行、辅助药力、增强药效等作用。

鸿茅药酒是282年前,针对风湿骨病研制出的67味中药组方,一直传承至今。此方通过人参、黄芪、白术等补益元气、补气升阳的药物帮助人体恢复正气,同时配合茯苓、莲子、当归、熟地、肉苁蓉、山药、天冬、山茱萸等健脾温肾、补肝养心的药物帮助五脏六腑恢复运化功能。

而鸿茅药酒中的28味祛风散寒除湿的药材也没有一味是浪费的,如羌活,可以解表散寒,祛风除湿,主要用于上焦(即从咽喉至胸膈部位,包括心肺)风湿,以及双肩、手臂、颈椎等部位的痹痛;像独活则专治下焦(即肾、膀胱、大小肠部位)风湿,以及腰腿的痹痛。此外,还有驱风活络、养血舒筋的秦艽,祛风散寒、燥湿健脾的苍术,祛湿止痛的海桐皮、白芷等,多药合用,共同发挥祛风除湿的功效,将风、寒、湿逼出。配合桃仁、红花、茜草、牛膝、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药物,缓解风湿引起的筋骨关节疼痛,多步并行,多维治疗,祛了风寒也止了疼痛。

如此说来,只要治疗方法正确,风湿骨病就不应当成为我们的困扰,更不应该成为我们过年“贴春联、买年货、打扫卫生”的“痛”,近些年,鸿茅药酒也成为儿女关爱爸妈的选择,每当一年中寒冷的季节到来,儿女总愿意让爸妈过一个温暖的冬天,“骨”足能量,备战春节。


来源:北方网

编辑:周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