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志国: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来源:长沙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陈亚男 2021-08-17 15:11:37
时刻新闻
—分享—

daba75402ebf86ecdc80ff659df91ad.jpg

周志国,男,汉族,1978年6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现任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兼任湖南省内科学专业委员会肺栓塞学组委员、湖南省结核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药物基因与转换医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慢阻肺联盟委员、南华大学兼职教授、长沙市全科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呼吸内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主攻呼吸重症和呼吸系统疑难病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周志国作为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第一救治梯队的队长参与抗疫工作。从首例病例入院到住院病例清零,在隔离病区连续奋战了75天。最终长沙确诊239名病患,康复出院237人。作为呼吸内科的医生,周志国潜心钻研,不断精进专业技能,以关爱之心周到服务每一位患者;2014年以来,他利用休息时间跑遍省内14个地州市开展巡讲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送去优质医疗服务、先进医疗技术及管理经验,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担当。

周志国 工作照3.png

从首例患者入院到完成救治收尾工作,连续奋战75天

多年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中,周志国始终首当其冲,战斗在最前线。作为禽流感、甲流病房救治的负责人,他曾经一个月没有回家,坚守在病房,全力救治每一个重症患者,取得了甲流病房零死亡,全部康复出院的胜利。

2020年1月17日,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了湖南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党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到医院北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开立病房接收患者,周志国迅速带领着第一批医护人员进驻隔离病房开展救治工作。

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二天,周志国年迈的父母一个做了结石手术,另一个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周志国给妻子打了通电话,把家里的一切都托付给她。他的妻子在朋友圈这样写道:“我们这行是管钱,而他们是管命。生命重于泰山,请管命的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面对一个陌生的新病种,他是“医疗专家”。周志国带领他的团队反复研究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每天坚持查房,与团队分析讨论200余名患者的病情,先后10余次连线高级专家组开展远程会诊讨论,优化个体诊疗方案,取得良好救治效果。2月1日,周志国团队共同编写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的长沙经验》和《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共识(第一版)》,并迅速完善了第二版,向湖南省和全国推广,救治经验写入了国家卫健委2月5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

面对6个感染病区,他是“总管家”。从换手术衣和套鞋,到戴帽子、戴护目镜、穿隔离衣等全套装备上身,周志国对队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整个团队。他肩负着6个病区的协调工作,制定防护流程、优化医疗方案、调度人员物资,协调医务、护理、放射、检验、设备等各个部门,每天接打电话上百个。“早七晚十二”连轴转,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

面对紧张焦虑的患者,他是“贴心人”。隔离病房有着不同于普通病房的特殊性,患者入院初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75岁的张奶奶就是其中一位。老人入院后病情一度进行性加重,胸闷、气促明显,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张奶奶心理负担很重,焦虑情绪非常明显,对治疗康复没有信心,甚至要放弃治疗。周志国了解情况后,多次来到老人身边,俯下身子握着老人的手鼓励她,边喂饭边和她聊家常。发现老人不会用微信,他就请医护人员拿工作手机每日为老人与家人连线,老人习惯长沙话,他就让会长沙话的医护人员与她沟通,让熟悉的乡音拉近距离。这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老人食欲明显好转,也爱说话了,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起来,病情也随之逐步好转。出院那天,老人走出隔离病区,看到久违的蓝天和暖阳,开心得像个孩子。

危重型患者张女士,肺损伤达80%、多器官衰竭。国家救治组专家会诊后,认为治愈希望渺茫。生命重于泰山!周志国带领团队通过严密观察、精准对症,人工肺ECMO、康复者血浆、干细胞、快速康复多管齐下,张女士终于康复出院,救治团队创造了100%的生命奇迹。

在周志国心里,他把患者的生命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都放在了第一位。疫情高峰期,每天收治18例,最多一天达23例,不到两天就要增加一个病房,工作强度大,救治压力大。周志国坚持不下火线,却不让医护人员疲惫作战,要求每个岗位4-6小时更换一班人员。他说:“我带领他们战斗,也带着他们全部平安回家。”

从1月17日,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入院,到最后一名患者康复出院,再到完成救治收尾工作,周志国在抗疫一线整整坚守了75天。最终,长沙确诊239名病患,康复出院237人,居全国前列。669名白衣战友,没有一人感染。周志国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医生,能战斗在抗疫战场,是使命与荣耀。”

从医身到医心,着手成春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进。周志国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呼吸内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及时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周志国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赖。

在医治患者的过程中,周志国的目标是快速明确诊断,进行早干预、早治疗,最大程度地维护患者权益,以关爱之心周到服务每一位患者。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症状和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漏诊、误诊,而且肺部进展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延误治疗的话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周志国说:“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需要提前去判断病情,及早干预,这样就能够在早期把病情控制住。”周志国接诊的患者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通过准确诊断后,早期进行药物干预,防止病情加重,从而避免气管插管和ECM0循环支持等操作,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

医者“医身”更要“医心”,周志国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汨罗市75岁的张爷爷因患肺癌晚期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外院几家医院都认为他仅有6个月左右的生存期,因此刚来医院时,张爷爷的情绪十分低落。周志国帮助他树立信心,鼓励他再试一试。张爷爷被周志国的诚恳打动了,决定配合治疗。治疗的第一步是明确诊断,张爷爷的年纪较大做气管镜是有风险的,但他还是表示充分信任,愿意进行气管镜检查,病理结果出来后确诊鳞癌。考虑到失去了手术机会,周志国建议张爷爷进行化疗。可张爷爷却犹豫了,周志国来到病床前耐心地与他沟通交流,讲述治疗的预期情况,安抚张爷爷的情绪。张爷爷思考了一会,抬起头说:“那我们再试一试吧!”经过精心医治和护理,张爷爷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15个月后,肿块和阻塞性肺炎基本消失了,张爷爷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好。周志国医师感慨道:“张爷爷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感谢他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

从最南到最北,6年来巡讲培训跑遍省内14个地州市

“患者相信省城医院的教授,不相信地方医院的医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周志国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只有切实提高基层医院青年医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信任问题。

在湖南省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从2014年开始,周志国就与青年委员们一起到基层医院开展巡讲培训。6年来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跑遍了湖南的14个地州市,重点讲解呼吸影像、病理微生物等内容,进一步拓展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思路。为方便交流,周志国还主动开设了互联网的微信免费远程会诊平台,为基层医师们提供医疗业务支持,减少医疗隐患。

周志国慎重地对待每一次会诊治疗,他深入了解病情,及时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尽量避免气管插管等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他经常清早六点钟起床,坐高铁赶到会场讲课,然后又匆匆赶回来。他曾一天内在省内三个地市参加培训,上午还在永州参加呼吸疾病年会,下午已在常德市呼吸疾病的年会会场,晚上又回到长沙参加学术讲座开展学习。周志国说:“能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贡献一点点力量,这些辛苦也都值得。”

周志国先后获得了第二届医师节长沙市优秀医师、2020年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年“湖南好人”“长沙好人”、2020年中国医师节“湖南医师奖”、2020年第四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年的从医经历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比如抢救一个濒危的患者,比如受到奖励。但周志国却说,走在街上遇到了曾经的患者,面带笑容地说:谢谢你,周医生!在那一瞬间,是最幸福的。

来源:长沙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陈亚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