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到“动态清零”,国家卫健委强调这两个关键词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雅婷 2022-10-15 10:30:3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我国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弹。”在10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疫情防控形势时说,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总体可控。

“中国政府所施行的‘动态清零’是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所决定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回答记者提问时重申了我国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用确定性来对抗不确定性

为什么不能与病毒“共存”,还要付出相当多力量来坚持“动态清零”?梁万年表示,中国政府所施行的“动态清零”,一是国家的抗疫方针、抗疫策略是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提出来的;二是基于目前对病毒特性的认识,特别是对它变异的方向、变异后的危害性变化的认识,包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

“我们现在并没有能力完全把病毒消灭掉,也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或者散发病例。”梁万年说,“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核心是阻断疫情的持续性社区传播,防止疫情形成规模性流行或者规模性疫情反弹。要做到“动态清零”,有两个关键词最重要,一是快速,快速发现、快速处置;二是精准,精准识别疫情、精准划定疫区范围、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进行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精准进行临床救治,最终精准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梁万年同时表示,我们国家人口的总数大,老年人口的比例高,加之新变异株免疫逃逸加强,如果不实施“动态清零”,势必会造成大量感染,导致老年人群、导致有基础病的人群,有可能造成大量重症乃至大量死亡,这种是不能够容忍的。

“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有效的、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所以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就应该用确定性的策略、确定性的方针来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梁万年说。

我国的疫情防控效果如何?中国人受到新冠的影响是全球最小的

“新冠流行近三年,全球每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发病和死亡两个指标看,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受到新冠的影响是全球最小的。”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从两个视角进行了比较。

一是和美国进行比较。截至10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美国累计报告病例95260865人。中国本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4066例,无症状感染者755048例,感染总数1009114例。中国本土的新冠感染率为每10万人口70人,是美国的1/483。

二是和全球进行比较。中国人口占全球的比例是18.32%,新冠发病数占全球的比例是0.16%;按照百万人口计算发病率,发病率是全球的1/112。

“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防控策略。”吴尊友说,无论是与美国疫情防控效果进行比较,还是与全球总体疫情防控效果进行比较,中国都是绝对的优等生。

如何有效预防新冠后遗症?坚持“动态清零”预防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临床病例定义,新冠后遗症通常发生在感染新冠发病后的3个月内,可以是急性感染康复后出现某些新症状,或者原先急性感染期某些症状持续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吴尊友介绍,新冠后遗症又称新冠长期症状,其可能会反复发生,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根据全球研究结果,新冠后遗症覆盖范围较广的健康问题,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吴尊友说,新冠后遗症常见于重症病例,但也可以发生在轻症病例。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我国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仅是控制规模化疫情的重要策略手段,也是我们预防新冠的重要方法。”吴尊友强调,预防新冠后遗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雅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