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雅三医院党建促帮扶 守护湘西群众健康

来源:健康报 作者:李姗 编辑:戴丹 2025-09-15 17:58:39
时刻新闻
—分享—

2024年4月,湖南省启动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医疗机构项目。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简称湘雅三医院)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简称湘西州人民医院)由此正式结对,开启了为期3年的帮扶合作。帮扶合作开展1年多以来,湘雅三医院积极探索“党建+结对帮扶”模式,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湘西州人民医院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全面升级,并顺利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由B等级跃升至A等级。

党建引领 把稳帮扶“方向盘”

湘雅三医院始终将党建作为开展高质量帮扶工作的根本保障,不断推动党建与帮扶深度融合,为湘西州人民医院发展把稳“方向盘”。

在帮扶工作启动之初,湘雅三医院便成立了结对帮扶临时党支部,探索“党建+结对帮扶”模式,推进帮扶工作迅速落地。1年多来,该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强化参与帮扶人员的政治担当,凝聚起两院干部职工的思想共识。

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湘雅三医院对湘西州人民医院的帮扶工作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基本完成了首年度结对帮扶协议书中确定的19项目标任务,获得了多方肯定。

精准施策 打通技术“突破口”

湘雅三医院坚持“突出重点、扬长补短、一院一策”原则,聚焦湘西州人民医院在专科能力建设、新技术开展和四级手术实施等方面的短板,开展精准帮扶。

两院实施“科包科”工作机制,安排湘雅三医院的优势科室对口支援湘西州人民医院相应的技术能力薄弱科室,保障了帮扶资源的精准滴灌。开展帮扶工作1年多以来,湘西州人民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78%,出院人次同比增加2.58%,累计开展新技术53项、新项目27项,包括单切口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高难度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等手术。同时,湘西州人民医院可诊疗病种数增加了383种,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加了40.1%,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增长0.02。

帮扶团队协助湘西州人民医院新建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参与指导湘西州突发事件应急救援3次,提升了当地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受益于对口帮扶,湘西州人民医院肿瘤科成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育才造士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湘雅三医院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帮扶工作的核心,通过带教培养、任命兼职导师等多种方式,对湘西州人民医院的新进人才、骨干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开展分层分类培养,为湘西州人民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截至目前,湘雅三医院累计选派2批次共52名专家到湘西州人民医院进行驻点帮扶,成功指导该院获批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级科普项目6项、省级课题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9篇,出版专著3本,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1年多来,湘雅三医院还为湘西州人民医院培养了74名临床业务骨干,并指导其中1人顺利入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助力该院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自主“造血”的转变。

管理赋能 激活发展“内生力”

湘雅三医院始终将管理赋能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两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总结帮扶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旨在持续提升湘西州人民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湘雅三医院的帮扶下,湘西州人民医院完善了基于资源相对价值量表(RBRVS)、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绩效分配方案,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评审,推出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并持续强化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内部审计有效审减了不合理支出,大幅节约了采购成本;优化了门诊服务流程,建设了门诊手术室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升级改造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省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及影像传输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接待省外护理学生访问团,创立州内首家检后咨询门诊,开展山区义诊讲学等活动,提升了区域影响力。  

来源:健康报

作者:李姗

编辑:戴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