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来源:鲁网 作者:周蓉荣 张维夏 编辑:周曼 2025-11-03 13:25:18
时刻新闻
—分享—

 鲁网10月31日讯“一天两口酒,阎王请不走!”

在短视频平台一次次被转发的“仙酒康年”直播间里,这句口号被反复高声喊出。镜头前,自称“药酒奇人”的贾东院长与广东恒诚制药谭总“联袂出演”,将一款名为“首乌大补酒”的普通中成药包装成“省级领导特供”“3秒化毒、30分钟化栓、30小时化结”的神酒。短短数月,全国数以万计的老年人被拉进微信群,在“院长”与“病友”双重洗脑下,成箱下单。

  然而,泡沫终有戳破的一刻。

民生帮办|“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民生帮办|“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从“首乌大补酒”到“领导特供”:一条“神酒”的流水线

“3秒化毒、30分钟化栓、30小时化结。”——在“仙酒康年”直播间,这款由广东恒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老来康首乌补肾酒被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酒”:补足身体里的精气血,百脉畅通,气血充盈。加速身体毒素代谢,补足肾气,增强肾脏能力,提升药酒,发挥效力的速度,加速毒素的排出。

民生帮办|“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镜头里,“病友”连线痛哭感谢,表示用了药酒以后,多年的身体疾病痊愈了。随之以“买十赠十”低价倾销,与主持人“特供稀缺”话术自相矛盾。

可只要翻开国家药监局核准的说明书,核准功能仅有 12 个字——“补气养血、补肾益精、补心安神”。

民生帮办|“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我们已经开始让他整改了。”广东恒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魏某在电话里对记者坦言,“原来货走得挺好,现在不怎么走货了,这是个双刃剑。要求他整改吧,他不卖了,不进货了,弄的我这边也很难受”。  当记者追问“夸大宣传已涉嫌违法”时,魏某叹气:“栏目不是咱们企业做的,产品都包销出去了,销售过程的问题对企业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民生帮办|“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包销之后,责任就能“包出去”吗?

“药品是特殊商品,一旦夸大或不对症,就可能危及生命,企业真能不担责?”  面对质疑,魏某给出一句“不可能企业担责任”,理由是“它是 OTC,可以在药店不凭处方销售,如果吃完之后各方面不行了就让企业担责任,你说这合规、合适吗?”

对贾东院长身份的质疑,魏某表示:“贾东院长的执业证书和聘书,合作单位已经提供,牵扯商业秘密,除了职能部门,我们不能向其他第三方提供。但是我的确见过贾院长的聘书,他是北京中科康乐中药研究院的荣誉院长,他本身是执业医师,和郑州的一家医药公司合作。”

一纸自查通知引发的“违法”行为自证

8月28日,恒诚制药向所有合作单位下发《关于开展酒类产品宣传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31日前完成“100% 全覆盖、无死角”的自查。通知措辞严厉:

“近期,《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报道,市场上部分酒类产品(如华佗延寿酒、仙酒康年等)在养生栏目中存在夸大、虚假宣传行为,严重误导老年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行业声誉。此类问题不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更背离我公司‘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合法合规经营’的生命线。” “凡出现虚构功效、利用患者名义推荐、误导老年群体等行为,立即下架、暂停合作;因宣传违规引发法律纠纷,从严追责。”

而根据2025年8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医疗广告认定指南》,医疗广告不得以专家、医生、医务人员的名义或形象进行推荐、证明,包括通过“顶级专家”“权威医生”等表述进行宣传。此类行为将被认定为违法医疗广告,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八条查处,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消费者呼吁监管部门严查严管

药品价格315网显示,有部分消费者痛陈“贾东院长”虚假宣传,呼吁属地有关部门应立即采取行动,对“仙酒康年”这等私域直播售药的账号主体严查严管。

民生帮办|“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贾东院长、仙酒康年遭遇网民大量投诉)

专家提醒:药酒不是保健酒,更非“神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庞然提醒:“药酒有明确适应症、用法用量,高血压、糖尿病、酒精过敏者不宜饮用。”  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徐慧芳也强调:“药酒分治疗性和滋补性,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以及酒精过敏者和孕妇等人群,都不宜饮用药酒。”

  泡沫破了,监管的铁拳还在路上

在“私域+直播”模式下,厂家、主播、平台角色交织,一旦出现虚假宣传和价格套路,老年群体最易成为被“收割”对象。对恒诚制药而言,主动叫停违规直播、公开说明产品真实信息、配合监管部门调查,是消除公众疑虑、维护品牌信誉的唯一路径。监管部门、平台方与消费者三方持续盯防,才能让“药酒”回归药品本位,而不是沦为话术围猎的道具。

对此,鲁网·民生帮办将持续关注。

来源:鲁网

作者:周蓉荣 张维夏

编辑:周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