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24日讯(通讯员 张仁波 刘微)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湘雅医院输血科主任李碧娟教授便深谙此道,因为她的爱心奉献和无私付出及高超的医术,一条宝贵的生命得以起死回生……
8月6号下午4点,正在埋头工作的李碧娟教授接到了从急诊ICU打来的电话:“李主任,从外院转来一个患者,溶血情况非常严重,请您过来会诊!”
原来,一位地中海贫血患者蒋先生,今年7月份在外地打工时发病。回到郴州后,当地医院为纠正贫血,在一周内为其输注了6袋红细胞,可血色素不升反降,只得紧急转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寻求进一步救治。
正常的人的血色素在110至150g/L,而患者目前血色素仅30g/L,溶血情况还在不断加重。听完临床医生介绍后,李碧娟教授为蒋先生做了细致的体格检查。全身黄染、肝脾肿大、呼吸急促、心律加快,情况不容乐观。
唯一办法就是补充红细胞来挽救生命,但根据前期的输血无效经历,很显然这名患者情况特殊,一定要查明原因配出合适的红细胞。李碧娟教授指示一边用药物控制溶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另一边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尽快进行配型。
经过大量的检查发现,患者的血清抗筛阳性,血清抗体鉴定有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实验+++,交叉配合20袋同型红细胞都未能配上。而此时药物并没有控制住溶血,输注红细胞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与时间赛跑,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继续大量筛选,终于筛出了一袋相合的同型红细胞。此时,电话铃急骤响起,“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心跳明显加快,病人躁动不安。”
李碧娟教授快速赶到急诊ICU,只见病床上的患者痛苦地蜷成一团,全身颤抖、呼吸困难,血色素已降至20g/L,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抢救患者,在其未交输血费的情况下,湘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所有流程,ICU医护人员紧急将刚配好的红细胞输进了患者体内。随着一滴滴血液注入患者体内,患者渐渐平静下来,急促的呼吸逐渐缓解,此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患者情况稳定,然而事情却并未结束。由于家庭困难,无力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稍有好转的蒋先生提前出院了。这可急坏了李碧娟教授,“该患者本身溶血严重,输进去的红细胞仍有可能被缓慢破坏,如血色素再次降低可能危及生命,务必要联系到他。”
当拨打蒋先生留下的电话时,号码却是错误的,李碧娟教授心急如焚。最后是通过114查询到其所在的镇政府,找到村支书,最后才联系上患者的家属。
李教授一边告知病情的严重,一边安慰这个困难家庭:“费用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解决。”第二天上午,蒋先生一家又来到医院,李碧娟教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自掏腰包为该患者送上6000元的爱心捐款。
接下来的检查证实了李碧娟教授的判断:该患者的血色素仅为23g/L,如果不来医院,后果难以设想。工作人员重新为其进行了大量筛血,凭着丰富的经验发现其新产生了一种冷抗体。通过反复筛查,最后获得一袋宝贵的相合的O型血,安全地输给了患者。
在随后几天的电话随访中,蒋先生的声音明显洪亮多了,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他激动地表示,“真是多亏了李教授的用心救治与爱心捐助,对我来说,这袋血比金子还贵重!”
来源:红网
作者:张仁波 刘微
编辑:刘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8/24/583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