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尿床的孩子智商低?影响性格?必须治疗?
2021-01-08 15:10:39 字号:

尿床的孩子智商低?影响性格?必须治疗?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早上起床发现孩子“画”地图这件事也越来越令爸妈感到焦虑……娃都5岁了,怎么还尿床呢?正常吗?要不要吃点药啊?啥药管用啊……

一、孩子尿床危害大?

在生活中,孩子尿床并没有被当做一种病来予以重视,多数父母认为尿床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但如果孩子满5岁后尿床次数仍然每周大于等于2次,持续3个月以上,我们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因为尿床的危害不仅在尿床本身,还在于孩子心理伤害。孩子尿床之后大多会产生羞愧感和恐惧感,如果这个时候你继续批评他,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他感受到过大的心理压力,让尿床的情况更糟。这种情况下,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内向、自卑。

黄磊就曾发微博分享了自己小女儿尿床的事,黄磊对孩子没有责备,没有让孩子感到难堪,而是以“做梦找厕所”的故事轻松应对,对孩子充满了理解和尊重,甚至还收到了孩子的崇拜。

图片 3.png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与没受惩罚的尿床孩子相比,受到惩罚的孩子尿床更为频繁,更有可能抑郁,总体生活质量较差。”之前有心理学调查显示,尿床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排到了第三位,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很多孩子因为尿床的问题,害怕学校集体住宿,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还有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焦躁,长此以往甚至产生精神障碍、情感障碍和社交障碍等。

二、孩子为什么会尿床?

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尿床,咱得先来看看,尿是咋来的。

在咱们的身体系统里,有一套污水排放系统:泌尿系统。

当我们一顿吃喝后,食物中的水分会被吸收进血液,随着血液来到排污的第一站:肾。在肾脏中,血液里的污水会被滤出,进入输尿管,奔去第二站:膀胱。膀胱水多了,大脑就会让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打开水龙头开始排尿,这样污水通过尿道激情排出。

但小孩子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大脑不受控制,而且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所以尿床是他们的特权。可是当宝宝逐渐长大,也接受了如厕训练,如果还总是尿床,那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啦!

三、孩子常尿床是病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尿床而焦虑,不能很好应对,弄清楚孩子尿床的原因很重要。

国际疾病分类(ICD-10)遗尿症定义为5~6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

中医对小儿遗尿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遗尿的论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中医认为遗尿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肾气不固、肺脾气虚、脾肾两虚、心肾不交有关。

1、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就好比一个水龙头,出厂时稍有不足,龙头拧不紧,导致漏水。部分小儿或因早产、多胎等情况而致先天禀赋不足,元气失充,下元虚冷,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遗尿。

2、肺脾气虚

肺脾气虚就好比本来一个出产一般的水龙头无辜受暴力反复敲打,损伤了其中枢纽,而导致漏水。部分患儿素来体弱,多次生病,以致肺脾气虚,三焦气化失司,而出现遗尿。

3、脾肾两虚

中医言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阳温煦脾阳以运化水谷,脾胃水谷精微资助肾之元气。若脾肾气虚,则脾运化失司或肾失摄纳而导致遗尿。

4、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就好比总水闸因故障压力过大,水龙头封堵不住,导致遗尿。有些患儿心火旺,性格急躁,而肾阳又虚,若心肾失交,水不济火,致心神失养,肾失固涩,小便自遗。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效果确切,除中药内服外,诸如针刺、推拿、穴位敷贴、耳穴、艾灸等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遗尿上同样收效卓著。

说了这么多如果还不清楚孩子是不是遗尿趁着寒假请带上孩子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中医儿科就诊

遗尿患儿义诊招募

招募时间:即日起至2月7日

招募对象:年龄5岁以上尿床儿童

爱心义诊:免挂号费一次,免费中医贴敷或耳穴治疗一次;膏方治疗优惠200元/套。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客服,报名参与了解详情。

图片 15.png

符合公益活动条件的患儿,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将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初筛,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欢迎广大有需求的遗尿患儿参与。

图片 16.png

图片 17.png

▲本文专业内容由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殷旭专业审核

来源:红网

作者:杨根

编辑:张紫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