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回家过年的打工人,提前知晓这些助你顺利通关
2021-02-07 15:17:38 字号:

@回家过年的打工人,提前知晓这些助你顺利通关

今年你还会回家过年吗?不管大家的选择是什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都应该积极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国家的防疫工作增加负担。

如果你今年准备回家,在出发之前,请先学习这份【回家过年防疫手册】,了解返乡前后的防疫工作,才能成功“进村”。

1、回家过年防疫手册


图片 9.png

图片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划重点:了解家乡防疫政策;备好核酸检测证明及健康通行码;避开高峰出行;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关注身体状况。


图片 10.png

图片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划重点: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配合体温检测;避免途中用餐;随身携带消毒物资,及时手部消毒。


图片 11.png

图片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划重点:及时清洗、消毒,更换衣物;隔离医学观察;不聚会、不串门;居家做好日常防护;关注家庭成员身体状况。

特殊时期,特殊阶段,返乡之路或许是有些波折,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务必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安全返乡过年。

当然,防疫是今年多出来的一个副本任务,过年期间还有每年都存在的主线任务,也给大家准备好了“通关手册”,等你来攻略。

2、饮食健康手册

“吃”是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标配”,大家在过年期间会把各种好吃的都一股脑摆出来,供家人朋友尽情享用。

这样大吃大喝的后果就是,积食、消化不良、胃胀气......各种肠胃病找上了门。

过年当然离不开吃,但要吃得健康才好。大家可别在这一关就被打趴下了,赶紧的,通关手册已备好,快来抄作业!

(1)饭前先喝点汤

饭前喝汤不但能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滋润肠胃;不但能减少酒类饮品对肠胃的刺激,也有助于肠胃更容易消化、吸收美食。

(2)食物出锅不要急着吃

饭菜刚上桌,爸妈就会马上招呼大家“趁热吃”,殊不知这可能是他们说过最毒的情话。

因为饮食过烫会有致癌风险。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有一层娇嫩的黏膜,食物的硬度、温度都会对它造成伤害。但如果长期食用烫食,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会越来越差,从而烫着烫着就癌变了。

所以当食物出锅时,大家不要急着吃,稍微放一放、凉一凉,吃之前用嘴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口再吃就可以了。

(3)素食为主更健康

并不是大鱼大肉就更有营养,饮食以素食为主,可以防止摄入过多高脂饮食,而且素菜中的植物食用纤维有助于肠胃蠕动,可预防便秘。

(4)喝酒莫贪杯

家人相聚,免不了要把酒言欢。实在喜欢喝酒的朋友可以适当饮点葡萄酒、红酒、米酒或者低度白酒,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但千万不能过量饮酒,尤其对患有各种老年疾病的老人来说危害很大,可能会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胃出血等,或者损害肝脏,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

本身不饮酒的人更不要轻易去尝试,喝点果汁、牛奶意思一下就行了。同时,口服抗生素、长期口服慢性病的患友及开车的朋友也绝对不能饮酒。

(5)零食应节制

拒绝零食陷阱,坚果、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热量不低,尽量少吃,尤其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这样会让你不知不觉吃得更多。

3、守护“小神兽”手册

春节期间,“小神兽”们可就不太让人省心,一没注意上房揭瓦都能干得出。霍霍了家里的瓶瓶罐罐倒在其次,要是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家长们可该心疼了。

过年的那段时间是各种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里有孩子的,一定得看住了,多加防范,让孩子远离危险。

图片 6.png

图片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1)远离鞭炮,安全第一

虽然很多城市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仍有部分地区还是允许的,大家依然会通过放鞭炮来增加节日气氛。

孩子们年龄较小,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也相对较弱。家长最好不要买鞭炮,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燃放,更不能让孩子单独去燃放鞭炮,容易发生危险。

(2)不要爬高,防止摔伤

孩子们天性好玩好动,放假在家闲不住,喜欢做些诸如:蹦高、跳远,攀爬桌椅、窗台、栏杆等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为。

家长应该教导孩子,不要随意爬高、追逐打闹,如果孩子不小心摔伤,先不要急于责备,应该立即送医就诊。

(3)不要让孩子随意进出厨房

春节期间,大人们会花更长的时间在厨房里准备食物,最好关闭厨房门,或在门口放置围栏,不让孩子进入厨房以免发生意外。

在用餐时,要让孩子坐在远离热汤、热菜的位置,尤其是吃火锅、烧烤时,更要让孩子离得远一点。

过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回家,更是过年最重要的一项仪式。

希望每一位准备回家过年的人都能顺利通关,健康过大年。

图片 7.png

图片 12.png

▲本文专业内容由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田庆锷、成人综合内科吴兴村医生审核。

来源:红网

作者:肖菁

编辑:张紫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