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20日讯(通讯员 舒丽)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瘘是人体腔内和体外有两个互通疮口的管道,它可以由体内向体外漏分泌物和脓液,严重的肛瘘可见粪便流出,就像疮孔内隐藏着一只偷粪的老鼠,不时害人偷粪,所以又形象地把肛瘘叫做“偷粪老鼠”。在众多肛肠疾病中,肛瘘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患了肛瘘,患者身上往往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令人退避三舍。
来自邵阳的戴先生几个月前就感觉肛门周围有肿胀,前不久因为因为天天吃麻辣小龙虾,慢慢就形成了脓肿,非常疼痛。但是戴先生以为自己只是得了痔疮,也没太放在心上,自己去买了点痔疮膏,但是用了之后也没什么效果。后来在一次坐地铁下班途中,屁股上的脓肿自己破了,脓液浸湿了裤子,还有一股臭味,周围其他乘客都看着自己,以为自己是尿裤子了,戴先生当时有苦难言,脸红得不像话,一到站,就赶紧捂住屁股回家换裤子。后面几天,破溃的脓肿处长了外皮,但是里面还是有脓液,戴先生于是又把脓包用针刺破,让脓液流出,刺破以后疼痛减轻很多,但是外皮长好后里面仍然还是有脓液,就这样反反复复,让人无比痛苦。
在长沙东大肛肠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咨询后,得知自己得的可能不是简单的痔疮后,经过一番挣扎,戴先生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来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是肛肠科医师寇文,经过详细的电子肛门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戴先生患的是肛瘘,需要手术治疗才行。戴先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恢复也良好。
寇文表示,临床上,肛瘘的形成是往往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不及时,病情发展的结果,形成肛瘘大致要经过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肛隐窝、肛门瓣感染发炎。开始仅限于局部的炎症,这时若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即可以向肛门周围蔓延。
第二阶段,炎症从肛隐窝和肛门瓣开始逐渐蔓延扩散,形成肛门直肠周围炎症。如果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就会侵入到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之中。
第三阶段,由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感染发炎,进而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若在早期能够处理得当,往往可使脓肿消散治愈;如延误早期的治疗时机或处理不当,会使病情继续加重。因此,患者应尽早手术切开引流,使脓液排泄,控制炎症发展。
第四阶段,肛瘘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换药处理后,脓腔虽逐渐缩小,但溃疮却久不收口,这时腔壁已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中间遗留之空隙,这就是瘘道,脓液可经瘘道流出,反复感染,反复发作,经久不能自愈,而成为瘘管。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很多肛瘘都是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因此,当出现肛门长包块、疼痛、脓肿时,应引起重视,尽早到正规的肛肠医院进行治疗,避免脓肿破溃形成肛瘘。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长期站立或久蹲、久坐,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也能有效预防肛周脓肿、肛瘘等肛肠疾病的发生。
来源:红网
作者:舒丽
编辑:易锐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5/20/938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