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亚男 长沙报道
如何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疾控工作的深度融合?文岚一直在思索。自2016年任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党务工作者平凡而又神圣的职责。
有章法,善为“党建事”的实干家
《潜夫论》云:“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文岚将这八个字深深印在脑海,落在实处。
2013年任支部宣传委员到2016年履职支部书记,他始终牢牢把握主责主业,深耕细作党建事业,展现一位基层党支部负责人坚定的党建情怀和工作成效。
制度是方向标,保证工作平稳运行的关键。文岚在开展工作前,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下好制度建设这步“先手棋”。他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工作态度严格规范和落实各项工作,对标支部“五化”建设要求,中心党委支部考核标准,根据支部党员组成,细化落实措施,逐一推进。同时,科学运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现“小积分”激发“大干劲”,突出抓好党员思想建设、提升党性修养、务实党建工作及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等工作。
打好品牌建设“组合拳”。文岚以品牌化思维统筹推进支部党的建设上水平,根据中心党委打造“星城无‘疾’,党员领‘控’”党建品牌和组建“无疾先锋”宣讲团的部署,发掘、树立和弘扬支部冲锋在疫情一线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引导支部党员做疾控发展的支持者、推动者;遴选党员讲师加入宣讲团,组织力量精心打磨课件,进高校、进机关的宣讲获广泛好评。
党员队伍建设是筑梦前行的根基,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更需凝心聚力,打造一支党员先锋队伍。他率先奋战在抗疫一线,支部党员纷纷响应号召为星城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这只以检验人员为主的支部党员队伍,确保了病毒核酸检测零感染零误差。支部两位党员响应党组织号召逆行出征,先后驰援湖北黄冈、新疆吐鲁番,贡献疾控“长沙力量”。
勇创新,活做“党建功”的奋斗者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如何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是文岚在工作中时常思考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势必需要通过疾控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文岚说。
他认为首先需要创新学习形式,2013年以来,文岚先后组织完成了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一系列学习,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体研学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三会一课”、座谈交流、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谈体会、话感悟,倡导以学促知,以知促行。
手机、电脑是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丰富学习载体,让党建融入生活。文岚在支部推行“互联网+学习教育”模式,组织支部党员参加党课云教育,充分利用中心创立的党建文化专栏“微理论、微党建、微事迹”三大板块的内容,组织支部党员学习理论知识,号召以党员模范为榜样推进工作开展。不仅如此,在主题党日活动时,他还联合行业内、外单位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追寻红色革命记忆、齐心塑造特色支部”等特色活动的开展,对外向公众展示疾控党建工作亮点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对内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党建活动成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助推器。
敢担当,乐作“党建人”的行动派
走进文岚的办公室,办公桌上除了医学书籍,还放着几摞厚厚的党建书籍,随手翻开书页,总能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他平时看书时就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及时撰写整理出来。“党建是门艺术,要不断汲取知识,充沛头脑”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这些年,他经常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分享心得体会,紧扣疾控特点,运用党建文化,讲好疾控故事,带来了支部党建的“源头活水”。
筑牢思想之基,更要以身作则。新冠疫情期间,作为临床检验科科长的他,以中心党委打造的“党旗在疫情一线飘扬”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他任核酸检测采样组组长,带领组员全面保障来长航班旅客、进口冷链食品、重点活动参会人员、重点人群的样品采集,“5+2”“白+黑”是常态。同时,为了培训采样队伍,他多次到机场、隔离点对采样进行技术培训,强化生物安全意识。他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拉,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被同事们亲切地唤作“拼命三郎”,多次获得单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新时代下,这位“党建人”正用他的实干、创新和奉献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同支部全体党员们一起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有力保障星城人民的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陈亚男
编辑:刘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6/25/958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