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雅移动医疗:围绕“医”字做文章,为健康中国插上数字“翅膀”
2021-07-13 16:22:15 字号:

湘雅移动医疗:围绕“医”字做文章,为健康中国插上数字“翅膀”

红网时刻7月13日讯(通讯员 刘微)近日,具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主知识产权的5G医院物联网应用入选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标志着该院打造的具有湘雅特色的5G“硬核”智慧医疗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据了解,湘雅医院是16个5G标志性项目里唯一一家非企业单位。对此,“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黄伟红表示:“做医疗+5G,我们是认真的!”

国内首批 榜样引领

移动医疗,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健康服务。2012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牵手中国移动正式立项建设“‘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湘雅医院为实验室主要依托单位,该院党委副书记胡建中为实验室主任,黄伟红为常务副主任。该实验室是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内最早由教育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它的成立既是教育部实验室设立的创新举措,也为我国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和健康教育的需求制定、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和临床验证等重要环节提供了难得的创新平台。

据黄伟红介绍,该实验室以“四新”作为目标与定位:一是搭建移动医疗科技创新新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领先的技术融合体系,打造日益完善的移动医疗生态圈;二是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新人才,以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项目任务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三是探索医疗改革新路径,联合产学研医,深入研究移动医疗用户行为、产业链盈利、流程管理等应用模式;四是孵化移动医疗新应用,发展原创核心技术,占领业界技术制高点,强调理论应用相结合,以市场应用为导向。

湘雅医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在院内已全面实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和全方位临床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更为难得的是,全院有近20个临床和管理科室与实验室开展了合作,形成了可持续的医工交叉特色发展模式,是国内同行业中最早探索产学研用创新全链条的医院之一。

此次入选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的5G医院物联网应用,是以5G为主干、物联网做室内覆盖,实现人员、设备、行为的全面数据采集、双向通讯和精准定位,支持ICU危象智能分级警报、电子围栏、离床呼救、室内导航等应用,具有应用场景驱动、共建共营、一网多用、解决复杂医疗建筑覆盖难题等多项技术特色,目前已经在湘雅医院覆盖8个科室,1.2万平米。

“比如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设备仪器的警报信号,及时发现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从监控患者体征的设备出发,到警报信号处理平台,平台软件可对信号进行分析,再通过物联网将信息实时传达到医护人员的智能手表上,手表支持确认应答。”黄伟红表示,基于5G物联网技术研发的ICU智能警报应用,可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更轻松自如地应对所有的警报信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对危重患者的安全监护效果。该项目的应用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落足临床 医患双赢

“除了要需要满足患者的需求,移动和‘互联网+医疗’的应用更要满足医生的需要。”黄伟红认为,近几年从移动挂号到移动支付,大部分移动应用都是面向患者的,提升的是患者在院内就医的效率和体验。相对而言,面向医护人员的平台与应用发展较为缓慢。“我们希望能把医护人员和医疗流程服务好,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基于对临床护理业务的理解,实验室研发了一套5G互联网+专科护理系统,用于护士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数据化、智能化、质控管理。以伤口管理为例,以前的术后伤口护理就是简单的拍照存档,无法将过往的数据有效地纳入当前护理行为中。针对这种管理需求,实验室开发了移动伤口管理应用。自2019年开始,已经在医院造口中心等多个科室开展应用。目前系统中有上千名患者上万条完整的结构化护理记录(含伤口照片),这些数据包括伤口的大小、深度、面积、颜色、形状、敷料等,系统对这些特征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移动管理工具,将伤口管理变得结构化、智能化,提供可质控的护理服务。当护士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时,便有据可依,保障护理效果。同时护士也可收集相关数据,传输到大数据平台上,为下次护理服务提供依据。5G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提升这些护理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产生患者信息流失及被泄露的情况。

2019年6月5日,湘雅医院获批湖南省互联网+护理服务首批试点医疗机构,实验室联合护理部自主研发了“湘雅e健天使”系统。“湘雅e健天使”是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应用,目前已建设基础护理、导管护理、伤口护理、母婴护理、中医护理、慢病管理、基本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十大模块共54项服务。用户在家通过小程序线上购买上门护理服务,医院收到用户订单后,会通过电话或问卷的方式对用户当前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结合用户实际情况指派最佳的护士上门服务。这种线上下单,线下上门服务的互联网+医疗模式,给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用户(特别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开辟了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提高满意度;对于护士而言,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成就感,促进多点执业的发展。

医工交叉 创新医疗

移动医疗建设需要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人才,既要具备数据技能也要对医疗有所认知。黄伟红认为,现在跨界人才太少,好的医生几乎没有时间去学习更多数据技能,而IT背景的人才又对医疗认知太少。“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由湘雅医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组建,充分发挥学校医学和信息学的优势,两者交叉,相互促进。尽管如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要去学习和被教育,在临床和教学上多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理念和思路,甚至可以说以后最出彩的医生就是最会利用人工智能的医生。

以湘雅医院的多个创新项目为例,当专业医护人员在某项具体的场景化的临床或科研服务上有信息化智能化需求,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设备或应用软件也许能满足其60%—70%的需求,那剩余的30%-40%就可以通过移动实验室来帮忙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组建共同研发团队,签订联合研发协议,把该应用项目在院内立项,组成项目组开展联合研发。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保护医护人员相关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可以把整个项目以专业、规范以及合理合法的方式推动落地并寻求成果转化,所有项目组的成员都将共同享有成果转化之后的效益。

所幸,不仅是湘雅医院,全国越来越多的医护和管理人员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2017年,由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发起主办了智慧医疗创新大赛,经过五年时间,从最开始仅湖南一个省份发展到目前全国31个省市近千个项目参赛,大赛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也显著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创新活动。

今年3月,第五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报名工作,受到了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大赛一直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组织原则,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创新创业”政策引导,集“赛事-展示-论坛”三位一体,进一步挖掘优秀项目,加速产业和人才汇聚,致力于智慧医疗健康“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驱动产业链构建,提高临床、医技、信息、管理从业人员对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应用和创新水平。

黄伟红表示,希望通过赛事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平台,深入了解国内智慧医疗建设发展现状,找准发展痛点,激发创新动能,汇聚创新成果,并将其落到实处,惠及于民。

来源:红网

作者:刘微

编辑:刘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