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31日讯(记者 刘丹)受本轮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极强,潜伏期短,传代时间短,被感染者以无症状和轻症为主,隐匿性更强的影响,截至3月30日,长沙市共有封控区17个,中风险地区13个。有些区域既被划为封控区,也被划为中风险地区,不少市民疑惑,这种情况是否代表管控再升级呢?对此,疾控专家进行了解答。
为什么划了封控区又划中风险地区?
长沙疾控专家表示,划分封控区类似于精准制导,对疫情实施精准阻击歼灭,而调整风险地区类似于划分识别区,向外提醒注意绕行或者注意防范。封控区注重对内,强调的是为应对疫情而实施的一些举措,风险地区注重对外,强调的是提示该区域有疫情风险。在现有封控区的情形下,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并不是疫情的升级,而是依据现实防控需要所提出的综合举措。
为什么要划分风险地区?
长沙疾控专家表示,风险地区的划分主要从三个维度考虑:一是地域方面,以楼栋、社区、街道(乡镇)等区域为基本单位;二是时间,以新冠肺炎最长潜伏期14天为单位;三是疫情情况,有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从这三个维度对涉疫区域确定高中低风险情况。
划定中风险地区有以下意义:1、向社会公布该区域的风险等级,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人员需主动向社区报备,便于社区对人员进行排查。2、14天之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健康码将会有所显示;途经有中风险区域所在的地市,行程码会带“*”。这有利于发现涉疫重点人员,有效防止疫情扩散。3、提醒市民出行时避开该区域,降低感染风险。4、集中力量管控重点人员,阻断社区传播,对疫情围追堵截,助力平息疫情。5、规范该区域内的人员活动、社会管理,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将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封控区
划分标准:一般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发病或检测到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其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可精确划分至小区(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
管控措施: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门磁管理、服务上门”,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居家隔离时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做好环境消毒通风等。安排24小时巡逻值守,防止人员外出流动,做到足不出户。如管理难度大,存在较高传播风险,必要时可将区域内居民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联系社区防控办公室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实行闭环管理。
解除标准: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解除封控:(1)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管控区
划分标准: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到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无法精确判定该区域密接、次密接的,可将该区域判定为管控区,可精确划分至小区(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该区域内如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即转为封控区。
管控措施: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原则上居家,每户每2-3天可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时分区限人数到社区指定地点购买生活物资。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的人员,由社区出具证明并做好审核登记。所有出入人员落实查证、验码、测温、登记。居家时也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做好环境消毒、通风。除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外,其他密闭公共场所全部关闭。
解除标准: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解除管控:(1)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解控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防范区
划分标准:县(区)内封闭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
管控措施: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严格限制人员聚集,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测温、扫码、戴口罩等措施。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场所合理控制人员数量。从严控制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在疫情初期、流行病学调查尚未排清风险前,暂停网吧、歌厅、棋牌室、图书馆等有关室内公共场所的运营活动。控制餐馆、公共食堂经营规模和营业时间,必要时暂停堂食。居民应主动减少外出、避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要及时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主动配合做好风险人员协查工作。
解除标准: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
封控、管控、防范区是否可以出行?
长沙疾控专家表示,按照相应管控措施,封控区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区,防范区有序出行。非特殊需要,未经市、县(市、区)疫情防控部门批准的不得离开当地。市内其他区域居民非必要不离开当地、不出本省。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丹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3/31/1107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