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润秋教授在给患者看诊。
心脏病是一类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也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近日,气温交叠变化,因此病前来就诊患者增加。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吴润秋教授,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心脏病的一些表现,以便我们及早发现自己是否罹患心脏病。
心脏病,在中医一般属于胸痹、心悸、心痛等病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详细论述,其理法方药,至今对此类疾病诊治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心脏病发病原因复杂,如长期高血压、慢性肺部气管疾患、风湿关节痛、高血脂以及贫血等,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心脏发病。心病一旦发生,需长期服药治疗,以防疾病进一步加重和危急证发生。
57岁男子肖某,多年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时有头晕、胸闷、背胀等不适。近来症状加重,前来就诊。经吴润秋诊断,病是胸痹。证属肝阳上亢,心脉淤阻。治宜通脉活血除痹,清热平肝潜阳。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药后随访,诸症得以平息,生活正常。
吴润秋认为,本病是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中医属胸痹病。其病常见胸闷、背胀、心悸心痛,发作严重时,可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症。此案病机为肝阳上亢,心脉淤阻。治以蒌、薤、夏、芍、芎,二丹、三七、地龙开心脉,祛痰淤;用天麻、双勾、桑、菊、龙牡,平肝潜阳;芩、连、泽泻,以泻火热。生地、山茱萸补肾,滋水涵木,以防肝阳复亢。此方用复,药味虽众,但各有所任,故效捷。
吴润秋擅长于冠心病,高血压,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眩晕,心悸,失眠,多梦、中医脾胃病、肾病、老年病等疑难杂症,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结合长期临床经验,诊治心脏病,不仅能缓解其症状,而且可以救急挽危。他提醒市民,如果出现经常出现活动耐量明显下降,或者不能活动,动不动就容易疲惫乏力,经常呼吸急促,觉得气儿不够用,胸闷胸痛气喘不能平卧等症状,一定要警惕,有必要鉴别、排除有没有心脏病。
扫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晶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5/07/1120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