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阙巧林 刘丹凤)在上海浦东区古丹路方舱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援沪医疗队接管6号楼后对病区进行了精心安排,设置重点人群关注区、家庭区等特殊区域,为患者提供贴心照顾。目前,队员们已接续奋战20余天,为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药服务,深受欢迎
在方舱,大家尽心尽力救治感染者,与病毒进行“赛跑”。部分患者经过了中医药特色治疗,从进舱到经专家会诊,2次核酸检测阴性,达到出舱标准后准予出舱,有的在舱时间仅为3天。医疗组袁宏富在查房时发现57岁的张阿姨突发头痛,自感恶心不适,立即与队友为其详尽检查,舌诊为舌红苔薄腻,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细询病史,考虑外感风寒,嘱其卧床休息,安抚其紧张情绪,为其送去药物,端来温水。护士彭芬、张水清选取列缺 、合谷、风池、大椎等穴位按摩以祛风解表。经积极处理后,张阿姨病情好转,第二天顺利出院,对医护人员说了一声又一声感谢。
有些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张菁作为以前支援过长沙公卫中心抗疫工作的“老兵”,很有经验,总是细心照顾,耐心解释,柔声安抚。她非常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患者与家属开展“视频探视”,进行“亲情治疗”,并采用“无声交流卡”及书写白板等方式,鼓励患者表达诉求,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95后、00后,勇挑重担
援沪医疗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4岁,队员大多都是“90”后。90后护士郭礼原定5月初结婚。她推迟了婚期,主动报名驰援上海,问及家人态度时,她很自豪地说,家人很理解支持,请战书都是自己和男友一起去递交的。作为有着10余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疫”无反顾。在方舱、在酒店,她都是个十足的“女汉子”。有一次,援沪医疗队收到一大车物资,搬下车后需要进行消杀。灌上消毒水的喷雾器有三、四十斤重,郭礼背着忙了2个多小时,直到全部消杀完才取下,大家笑着喊她“消杀女孩”。她强大的外表下也有颗细腻的心,每次要进舱工作时,都会贴心叮嘱队友,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朱甜,人如其名,是个甜甜的姑娘。活泼、爱笑、喜欢美食是她的特点。别看她是95后,却已入党6年。“我是一名党员,应起到带头作用。”抵达上海后,她担任小组的培训老师,仔细地演示着穿脱防护服,认真地将一些小技巧教给队员,不厌其烦地盯着大家练习,最终小组都通过考核。上班时,有着丰富经验的朱甜,对队伍里的每个人都严格把关,看防护服是否穿好,工作是否到位,下班后也会和大家加油打气。
97年出生的青年团员阙巧林第一次到方舱,正好值晚班,交接完巡视病房,发现病人都安静入睡了,其中还有六个可爱的小朋友。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阙巧林有些心疼,也许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来,为什么睡觉的时候也不能把口罩取下,为什么不能出去玩,她们只是学着大人的样子来与病毒做对抗。第二天上班,阙巧林把自己的巧克力带给病房里的小朋友。她还耐心地教小朋友七步洗手法,大家一个个有模有样地学着。采核酸时,小朋友不吵不闹,也非常配合。
云生日,为队友们送上最美的祝福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一阵生日歌从长沙市医疗队的视频会议里传出来,原来是援沪队员严峻、易曼医生的生日。在方舱,大家都高度紧张地工作,坚守与忙碌使队员们几乎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临时党支部了解到情况,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唐勇和队员们为严峻、易曼秘密策划了一次“云上”生日party。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能面对面交流庆贺,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
队员肖凤今年的生日也比往年更特别。队友们并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遗忘她的生日,临时党支部得知情况后,安排了一次特殊的生日晚会。队员们录制了湖南亲友生日祝福的短视频,还为她制作了简易版的生日蛋糕和长寿面。肖凤和队友们都感动不已,眼眶都湿润了。方舱里的患者听说湖南援沪的小姐姐生日,也送上了生日祝福。
在方舱20多天的时间里,来自长沙市中医医院的援沪医疗队50名队员们夜以继日,以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传递了长沙中医人与上海人民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也充分彰显了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阙巧林 刘丹凤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5/16/1125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