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而言,母乳是最理想、最安全、最经济、最营养的天然食物,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对宝宝成长发育也最有益。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观念,让妈妈和宝宝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宝宝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1岁甚至2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妈妈总认为产后头几天奶水不够,便给宝宝喂配方奶,导致宝宝不愿意吸吮妈妈的乳房,相关问题接憧而至……其实,妈妈只要掌握了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即便是产后头几天,绝大部分妈妈少量的“初乳”也能让宝宝吃饱;如果妈妈在产后1小时内早开奶、早吸吮,产后头几天做好了母乳喂养,完全能实现纯母乳喂养。
乳汁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乳汁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在孕期,妈妈的乳房和乳头会发生变化;妊娠后期,乳房内部的乳腺管增长迅速,乳腺腺泡已经发育和成熟,为产后分泌乳汁做准备。乳腺泌乳是伴随分娩而发生的;随着胎盘娩出,妈妈体内孕激素撤退,泌乳素释放,乳腺细胞就会产生少量乳汁。
产后泌乳有一个逐渐的质与量的变化过程。随着宝宝的吸吮,乳房不断的排空,妈妈体内分泌更多的泌乳素,产生越来越多的乳汁,从初乳、过渡乳到成熟乳,乳汁中营养成分的比例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满足宝宝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
“初乳”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初乳”为产后4~5日以内的乳汁。“初乳”量少(每日量约15~45毫升),淡黄色,含脂肪较少,但是蛋白质较多(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等),初乳中维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非常丰富,并含有初乳小球(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很重要,有营养专家甚至把“初乳”誉为是“液体黄金”,可见其珍贵性。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生后半年以内很少生病,就是接受了母乳中免疫物质的缘故,这其中也有“初乳”的功劳。因此,“初乳”决不要随便遗弃。
“初乳”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吗?
“初乳”的量与宝宝的需求是一致的。宝宝出生后第一天,胃的容量只有5~7毫升,只有一个樱桃大小。出生后第三天,胃的容量约22~27毫升,也就差不多一个核桃大小。所以,妈妈只要稍有一点乳汁分泌,就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宝宝出生后,尽早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房,随后,频繁的喂哺宝宝,只要喂奶的姿势正确,宝宝就能有效的将妈妈乳房中少量的乳汁吸出来,及时排空乳房,促进“下奶”,乳房产生的乳汁就会越来越多,会与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相匹配,保持动态平衡。要坚信,怀孕、生产和哺乳,是妈妈与生俱来的能力。
产后头几天奶水少,要不要食补发奶?
宝宝出生时,由于胃的容量很小,每次只需要妈妈少量的“初乳”,但需要频繁的喂哺宝宝。如果妈妈分娩后立即产生大量乳汁,宝宝一次吃不了这么多,妈妈乳房中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空,反而容易发生涨奶、堵奶等问题。
所以,产后头几天不需要食补发奶。要做到宝宝想吃就喂,妈妈乳房有胀感就喂,但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尽量让宝宝多吸吮,妈妈的乳汁会越吸越多,一定会满足宝宝的需要。
妈妈吃得多喝得多,奶水才会多吗?
有的妈妈认为吃得多、喝得多奶水就多,家人变着花样给妈妈熬各种肉汤浓汤,妈妈大吃大喝希望自己多下奶。其实,不科学的大补特补、大吃大喝,有时还会影响乳汁分泌,这些肉汤、浓汤中含有很多的动物脂肪,并不会增加妈妈的乳汁分泌,相反还容易导致妈妈体重增加。所以,不是妈妈越吃得多、喝得多奶水就越多。妈妈做到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充足就可以了。产后头几天的饮食清淡为宜。
产后头几天,可以给宝宝添加配方奶吗?
配方奶虽然经过诸多配方改良,但无论是多么贵的配方奶,毕竟是用牛或羊奶配制,用来喂小牛、小羊合适,人类宝宝还是吃自己妈妈的奶最好。母乳是专为自己的宝宝量身定做的,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脑细胞和智力发育,母乳喂养还是强化母婴情感的纽带。
产后头几天,如果给宝宝添加配方奶,宝宝吃饱了,就不会再去用力吮吸妈妈的乳房。宝宝吸吮乳房的次数减少,妈妈的乳房不能及时排空,很容易出现“下奶”延迟,或者严重乳胀的情况。另外,宝宝没有充分吸吮乳房和妈妈进行很好的磨合,会出现喂养不顺畅甚至含接困难。更有甚者,如果给宝宝使用了奶瓶奶头,会使宝宝产生乳头错觉,影响以后的母乳喂养。
怎样保证妈妈有足够的乳汁?
宝宝频繁、有效的吮吸乳房,对妈妈泌乳起重要作用。在分娩后即刻到产后最初几天是关键时间,妈妈和宝宝要尽早进行肌肤接触,让宝宝早吸吮,做到早开奶。24小时内让宝宝在乳房上吸吮8~12次,甚至更多,做到宝宝想吃或者妈妈奶胀就喂,尽早建立泌乳反射和射乳反射。
两侧乳房交替喂哺,每次让宝宝吸吮20~30分钟,尽量排空妈妈的一侧或者两侧乳房。
一般在产后2~5天,妈妈的乳房体积增大,产生的乳汁量开始增多,俗称“下奶”,妈妈会感觉乳房有胀感,在让宝宝频繁、有效的吮吸乳房的同时,妈妈还要注意饮食规律,与宝宝同步休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作者系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护师 罗煜)
来源:红网
作者:罗煜
编辑:刘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5/20/1129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