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1日讯(通讯员 黄晨鸣)2022年5月19日,来自岳阳的9岁女孩乐乐终于人如其名快乐了起来,在与医护人员合影中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还可爱地比出了一个“剪刀手”。
4月28日,形似“木头人”的乐乐静静趟在救护床上由120送来。乐乐妈妈介绍,已经辗转了好几家医院,经过了很多药物治疗,都没有效果,“不仅不言不语,甚至不吃不喝,醒着的时候就瞪大眼睛,眼神与他人无任何交流回应”。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薛亦男主任医师详细问诊后了解到,乐乐近4年来有4次发作性的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不与人交流、兴趣及记忆力减退、每天只睡1-2个小时。前3次都没有做什么特殊处理,持续10多天后自愈,还用民间的“鬼压身”来解释。乐乐本身是个内向的女孩,受此影响,更加自闭,哥哥甚至在学校时不愿意承认她是妹妹。
“本以为这次也会是这样,结果却越来越严重了”。乐乐就像一根“蜡烛”一样,一直保持一个姿态,无论怎么呼唤她、触碰她、安慰她,都保持姿势一动不动。
对于这个有精神行为异常的孩子,薛亦男结合乐乐4年的精神行为异常发作史,推测很可能是患上精神病学上描叙的木僵状态。“木僵的原因有器质性、功能性和药物性?要认清这些原因,必须要一一排查。”
立即予以完善腰穿、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脑电图、头颅MRI、铜蓝蛋白等检查后,发现无阳性结果,排除器质性、药物性因素,申请精神科、儿少心理科会诊后,乐乐确诊为“抑郁性木僵”。
根据会诊意见,先对乐乐进行MECT治疗即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即在患者全身麻醉下,让人暂时失去意识,在10-30分钟左右给大脑适量脉冲电刺激,让大脑的生理生化发生改变,让大脑“重启”一遍,恢复“出产设置”,同时达到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作用。
经过系统的26天治疗后,乐乐奇迹般的解“僵”成功。从短暂的眼神对视,闭眼入睡,到进食,再到自己主动去做MECT治疗。出院前,乐乐在病房走廊上录制了一首歌《听我说,谢谢你》送给所有治疗护理过她的医护人员。
薛亦男解释,功能性木僵分为紧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
紧张性木僵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是在言语、行为动作普遍性抑制的同时,以全身骨骼肌的僵住不动为突出表现,因患者全身肌力增高,肢体可任人摆动,可引出“蜡样屈曲”和“空气枕头”。轻者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可出现刻板言语动作、模仿言语动作和违拗等动作。严重的不语不动、不饮不食,患者整个身体可长时间将僵住不动,呆坐或呆立,或睡卧于床,双眼凝视,面无表情,推之不动,呼之不应,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相应的反应。
心因性木僵是由突然强烈的精神创伤引起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轻而短暂,可伴有意识模糊,表现为不言不语、不食不动、面无表情,拒食,甚至全身僵住不动,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心动过速、面色苍白或潮红、多汗、瞳孔增大等)。有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恢复后对病程经过完全不能回忆,一些癔症性木僵的患者可由反应性木僵延续发展变为一种有目的的反应。
抑郁性木僵常见于严重的抑郁发作,一般为亚木僵状态,通常患者的肌力正常。患者的言语和活动明显减少、终日卧床不起、不语不动不食,缺乏自主性的行为和要求,不出现精神分裂症中紧张性木僵的违拗症状(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没有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且表现出无意的、不自主的对抗)。抑郁性木僵的患者意识清楚,但对外界一般刺激缺乏反应,但若耐心询问,常可获得微弱且简短的回答。
薛亦男提醒,如果发现小朋友有精神行为异常,需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切不可用信迷信来解释“怪病”,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儿童首次出现精神异常时更要及时就诊,及时接受系统的精神专科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晨鸣
编辑:刘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6/01/1133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