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2日讯(通讯员 梁辉 贾叶红)五旬女士以为“胃病”复发,谁知竟是人体最大的静脉——下腔静脉上长了一个肿瘤。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架设“人工隧道”成功除瘤,让她重获新生。
湖南岳阳55岁的刘女士是个“老胃病”,平时胃痛发作时吃点药就能缓解,可近三个月,上腹部阵发性隐痛反复发作,吃胃药也无济于事。到当地医院做CT发现,腹痛的原因并不是胃。为求进一步检查,于2022年9月10日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郭玺副主任医师处就诊,随即以“下腔静脉占位性病变”收入泌尿外科三病区。
入院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后,考虑为罕见的“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肉瘤”。隐蔽的肿瘤不仅累及下腔静脉主干上下6cm之多,还累及侧枝静脉——左肾静脉和右肾静脉。泌尿外科三病区主任段燚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肝胆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介入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肿瘤科、输血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一致认为手术刻不容缓。
然而,切除病变大血管后大段血管将丢失,替代的“人工血管”在湖南没有存货。为尽早解决患者的痛苦,医院紧急从省外调入货源。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9月26日,泌尿外科三病区段燚星主任、郭玺副主任联合肝胆外科二病区沈贤波主任医师、麻醉一部、手术一部等,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开放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下腔静脉取栓+下腔静脉成形+肝部分切除+右肾固定+双侧肾静脉重建术”。
术中发现,肿瘤不但侵犯主、侧枝血管,还与临近的肝脏、右侧肾上腺、十二指肠粘连。术中需小心掀开肝脏和十二指肠,避免发生肠瘘和胆瘘,同时暴露手术区。手术的关键在于血管的重建,由于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干,血流量很大,手术时需将肿瘤周围的血流阻断,但阻断时间又不能太长。切除肿瘤后,再用人工血管代替病变的血管,起到类似“隧道”的作用,与下腔静脉上、下端以及左、右肾静脉重新缝合,同时保证吻合处血管血流通畅。可以说,手术风险极高、难度极大!
手术团队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通力合作,从阻断血管到血管重建只用了1个小时,术中出血量不超过200ml,最终切下一个7×6×5cm大小的肿瘤,重建了一段8cm长的“人工隧道”。
术后,患者在泌尿外科三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良好,于10月10日顺利出院。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十分罕见,发病率不足十万分之一,以中老年女性多见”,郭玺表示,此病起源于静脉壁平滑肌,可在血管腔内或腔外生长,也可以混合生长,刘女士的这种情况就属于混合生长。由于肿瘤位置隐匿且生长缓慢,早期常无症状或仅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乏力、体重减轻等。对此,郭玺提醒: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检查提示下腔静脉附近有包块时,应考虑是否存在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肉瘤,并及时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梁辉 贾叶红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10/12/1192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