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脖子肿痛3年余 竟是口底长“石头”
2022-12-15 13:23:51 字号:

脖子肿痛3年余 竟是口底长“石头”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5日讯(通讯员  申黎黎)41岁的龙先生,三年前开始出现脖子肿痛,右侧口腔内时常流出一些脓血样分泌物,每次自行服用一些消炎药物后,症状能有所缓解。上月底,龙先生吃饭时脖子突然疼痛难忍,随之喉咙也开始疼痛,在家休息了两天,症状越来越严重,于是来到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

耳鼻咽喉科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龙先生的口腔右侧有两个质硬的条索状肿物。完善了B超、CT等相关检查后,龙先生被确诊为颌下腺导管结石并颌下腺炎。医生为龙先生实施了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四天后顺利出院。

什么是颌下腺炎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俊杰介绍,颌下腺炎是指因颌下腺导管阻塞或狭窄导致的颌下腺逆行性炎症。

颌下腺导管结石(又称涎石),是导致颌下腺炎的一个重要因素。涎石容易引起颌下腺分泌的腺液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腺液潴留,加之腺体比导管开口位置低,容易出现逆行性感染。因此,积极治疗颌下腺导管结石是治疗颌下腺炎的关键。

该病的发病人群中,成年人发病率高,男女比为2:1,且大多为慢性表现。

临床表现

1.进食时(尤其是进酸性食物时),出现颌下腺肿大和剧烈胀痛,进食后,症状逐渐缓解;

2.并发炎症者,腺体肿痛,颌下腺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3.部分结石可在口腔内或颈部触及。

辅助检查及相关防治

辅助检查:X线拍片对确定有无结石及其所在部位有较大帮助,行颌下腺导管碘油造影可显现导管狭窄或堵塞部位,B超也对诊断有帮助。

相关治疗:

颌下腺导管结石,一般是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来选择。

结石较小:可以含一些酸性的食物,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把结石冲刷出来,或者按摩促排。

结石较大: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结石位置靠前,在口腔内可以直接触及,那么可以进行局部手术,将颌下腺导管内的结石取出;如果结石位置较深,在口腔内难以触及,就需要进行颌下腺摘除术,在摘除的同时取出颌下腺导管结石。

如何预防:

预防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关键是多饮水,防止涎石的生成。

如早期结石较小,可采取促进结石排出的措施,以防止小结石在导管内沉积并逐渐发展成大结石阻塞导管。

已明确为颌下腺导管结石者,应禁忌作涎腺造影。因为造影会加重颌下腺肿胀。

专家提醒

颌下腺导管结石治疗效果理想,如出现颌下腺位置肿痛等相关症状,请及时前往专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申黎黎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