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我感觉我身体很虚弱,能不做化疗吗?我怕我承受不住化疗,化疗还没做完,我人就没了。”刚做完乳腺癌手术的刘阿姨一脸焦急的望着我,期待从我口里说出“不需要做化疗”的回答。
“刘阿姨,您需要做化疗及放疗!”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医生说出了刘阿姨不想听到的话。
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包含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其预后明显比其他内脏恶性肿瘤要好,90%以上早期乳腺癌可以完全治愈,有的中期乳腺癌可以生存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些都是基于规范的治疗方案,只有早期的、没有高危因素的那5%左右的乳腺癌患者是不需要化疗的。因此,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长春瑞滨等,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集体正常细胞,特别是增殖旺盛的细胞也有损害,可能带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以至于很多患者对化疗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为此,省直中医院乳腺科专家整理了乳腺癌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希望能帮助病友们减轻化疗后的不适症状:
一、疲劳
乳腺癌化疗后疲劳是目前患者在化疗中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难以解决的症状之一。患者由于抗癌药物的影响、体能下降、营养不良、贫血等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癌性疲劳。西医建议通过摄入足够的营养,或是心理干预等方式减少不良情绪。中医研究也发现虚劳病的患者是因大病邪气过剩,脏器损伤,耗伤气血阴阳,久病迁延,机体日久不愈,病情变深,伤及五脏,可演变成虚劳,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耳穴贴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疲劳患者的干预效果也很明显,选取肝、脾、胃、神门、内分泌耳穴为主穴,每天按压4-6次,3-5分钟/次,两耳交替进行。
(2)益气中药足浴也可缓解化疗疲劳,选取益气中药,煎后加水1000mL,温度:37-42℃,每晚泡1次,30分钟/次,21天为1个疗程,连用2周期。
二、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严重的呕吐甚至会导致患者无法进食,继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建议化疗期间的饮食要清淡爽口、温度适中、少量多餐、易于消化、富含蛋白,待消化道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营养。中医认为,乳腺癌患者大多属于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和而正气亏虚,化疗药物所产生的药毒再进一步侵及经脉及五脏六腑,造成脏腑亏虚,尤以中焦脾土为甚。
(1)脾胃亏虚型的可用理中汤调节脾胃;
(2)参苓胃消胶囊具有健脾和胃、调和阴阳之功效;
(3)情志不畅肝郁所致的患者则可用降逆补气汤;
(4)遵医嘱耳穴压豆:取脾、胃、交感、膈等穴位;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神阙等穴。
三、脱发
化疗药物会造成脱发,蒽环类、环磷酰胺、紫杉类和长春碱类最易引起脱发,常在化疗开始 2~3 周后发生。有条件者可使用脂质体包裹的药物,可能减轻脱发情况。脱发后,要注意头皮护理,最好戴较软的帽子或丝巾,轻柔地清洁头皮,尽量避免摩擦、日晒等刺激。化疗引起的脱发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 1-2 个月毛发开始再生。
四、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多数化疗药的常见毒性反应,当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时,注射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造血是西医主要治疗方法。中医主要是从脾肾论治,治则重点是健脾补肾、益气生血:
(1)益气升白汤:生黄芪30克、党参3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女贞子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熟地黄10克、鸡血藤12克、陈皮6克。
(2)益气抗癌汤:黄芪、党参、灵芝、阿胶、苍术、茯苓、熟地黄、牡丹皮、山药、瓜蒌、芍药、当归、陈皮、半夏、厚朴、猪苓、龟甲、柴胡、甘草、大枣、生姜。
(3)升白药膳治疗:黄芪鳝鱼汤治疗(黄芪30克、新鲜山药100克、鳝鱼1条、生姜少许)。
(4)艾灸:灸神阙,每次2小时以上,配合灸关元、足三里、气海、地机,效果更好。
总之,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方案都会有不良反应及副反应,但很多的不良反应是一过性的,暂时的,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基本会消失。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不良反应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中医中药在减轻不良反应上有独特的优势。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坚强面对病魔的挑战,遵从医嘱,积极治疗,早日恢复自信乐观的笑容!(通讯员 刘鹏飞)
来源:红网
作者:刘鹏飞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杨胜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0/59/1276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