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2日讯(通讯员 唐波)“再不敢自己给自己‘看病’了,感谢你们治好了我。”近日,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眩晕诊疗室里,刚刚恢复健康的林女士激动地对主任医师余孝君说。
林女士今年30岁,前几天起床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伴有恶心呕吐,起床、翻身时尤其明显,还伴有头痛,持续约10分钟后就缓解了,当时以为是起床动作过快,也没太在意。从那以后,林女士反复出现眩晕、呕吐的症状,且变换体位时尤为明显。
于是,林女士自己上网查询,觉得各项症状都很符合“耳石症”,就按照网络上推荐的耳石症复位治疗视频在家自行复位,没想到,正在自行复位的林女士,突然像被人从后面猛烈推倒般从床上跌倒在地,并剧烈呕吐,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眩晕与平衡障碍中心就诊。余孝君详细的询问病史得知,林女士前3年在劳累或情绪紧张时常会出现眩晕、头痛,只是没有这一次症状严重。
经过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后,确诊林女士为“前庭性偏头痛”,而不是她通过网络自诊的“耳石症”。经对症治疗后,林女士的眩晕、头痛症状很快缓解。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出现眩晕,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人会按照网上的资料进行自我诊治,结果往往南辕北辙,效果不尽人意,甚至引发其他不适。
余孝君介绍,头晕眩晕疾病谱复杂,涉及多学科领域,容易误诊漏诊、误治、迁延不愈,绝不仅仅是颈椎病或脑供血不足就可以解释得了。
对于反复出现的头晕,可以是内耳疾病所致,也可以是脑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造成脑细胞缺血引起,还可以是因为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睡眠障碍、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等引起。
常见的引起反复头晕或眩晕的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表现为改变头位时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感,部分人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作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老年人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微循环障碍,发病率更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发作持续数分钟,常伴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复视或视野缺损;老年患者多伴有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前庭性偏头痛:自发性或位置性眩晕,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天,有偏头痛病史,眩晕发作时伴发偏头痛症状,眩晕有偏头痛特异诱因所诱发。
梅尼埃病:眩晕发作持续20分钟到数小时,常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且听力进行性减退。
前庭阵发症:每天数次短暂的自发性或诱发性眩晕发作( 数秒钟),可伴有耳蜗症状,常对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反应良好。推测部分病因可能是血管压迫第八脑神经。
心律失常:头晕发作时可伴随心悸胸闷,常有心动过缓<60/s或心动过速>120/s引起。
心理障碍性头晕:持续数分钟或时间更久,通常与焦虑或抑郁情绪相关,常由特殊情况引起,如外出、坐车、驾驶、登高、乘电梯或到拥挤的场合。伴随憋气、心悸、手抖、身体发热和焦虑等症状。
余孝君强调,头晕眩晕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疾病,甚至有时候没有疾病也会引起头晕,如果出现了头晕的症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发生头晕或眩晕时,能坐着就别站着,最好坐好或侧躺好,避免跌倒摔伤或头晕呕吐时导致窒息。日常生活中尽量少食多餐,避免受凉、劳累、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心态,适量饮水并及时就诊。
来源:红网
作者:唐波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0/94/1271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