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汤凌,中非血吸虫病防控合作项目成员,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寄生虫病防控。
时间:7月16日
血吸虫病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亚洲、南美洲、中东地区和非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其中85%的血吸虫病患者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中非血吸虫病防控合作项目Ⅰ期现场工作选择在津巴布韦开展。此次为期2个月的现场工作我们将和津巴布韦国立卫生研究所的同行们一起通过查病、查螺等方法,初步了解Shamva地区当地居民的埃及、曼氏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中间宿主水泡螺和双脐螺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把中国优秀的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和技术运用在非洲大陆上,讲好中国血防故事,为津巴布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此次项目以现场基线调查和实验室工作为主,以学校健康教育和社区医务人员访谈为辅。
6月11日,中非血吸虫病防控合作项目组抵达哈拉雷,至今我们已经在津巴布韦工作生活了1个多月时间,在这里感觉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工作中,刚开始我们和津方同行用“hello、how are you?”等英语打招呼,渐渐的通过几天的相处,我们教他们用简单的中文来表达,他们也教我们学习当地语言绍纳语,这也给我们后续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因为Shamva地区幅员辽阔,人口散在分布,我们每天6点起床就开始一整天的查病和查螺工作。查病工作内容包括居民基线问卷调查,尿样、粪样以及血液标本采集等,当地村民对我们的到来充满了好奇,而我们每到一户村民家里,就用刚学会的绍纳语和他们打招呼、开玩笑,当地村民也很热情的回应我们,瞬间就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大家也很乐意配合我们的工作,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此外,甚至有热情的村民拉着我们合影留念。查螺工作主要是在当地村民常去的水域开展,我们携带特制的收集螺蛳的网铲、塑料方盘、装采螺点水体的水桶、GPS、记录本及防护用品等,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开展螺情调查。由于每个有螺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很远,且下车后需步行一段很长的崎岖小路。一路上满是低矮的树木和草丛,少见房屋和人群,象在原始森林一般,让人感觉到非洲大地的神秘。所有拾获的水泡螺、双脐螺均放到方盘加水保存,且为了保湿和防止螺跑出,再用一层脱脂棉覆盖在拾获的螺上,最后带回实验室备检。
实验室的工作地点是津巴布韦中马绍纳兰省沙姆瓦区的马济瓦乡村医院(Madziva Rural Hospital),7-8间小平房凌乱地分布着,8-9个工作人员,条件非常简陋,路面是沙土的,汽车开过时尘土飞扬。与我们一起工作的是津巴布韦国立卫生研究所的20余名工作人员,在一栋闲置的有一大一小两间房的屋子里临时搭起了7个平台作为工作台,台面铺上塑料薄膜,用多个电插座接通各类仪器设备。
大房间约20m²用作粪样、尿样检查,一个角上还摆放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小房间约6m²,用作螺蛳解剖、镜检及DNA提取。还在医院小化验室里放了一个置物架,用于杀螺实验。但凡是条件艰苦的地方总有一群可爱的人,这群可爱的人在为津巴布韦的卫生健康事业做贡献!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有了组织的关心,有了队友的陪伴,有了爱人和子女的视频连线,此时的我虽感思念之情,但并不孤单,身处他乡的我借津国的一轮月光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通过近两个月的工作和生活,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中国血防精神,尽自己的力量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奋斗。(通讯员 王媛园)
来源:红网
作者:王媛园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1/52/1287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