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正值秋季,温度下降,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干燥,孩子的抵抗力较低,很容易生病。在秋季需要预防哪些常见的疾病呢?
上呼吸道感染
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一般以病毒感染为主,少数是细菌感染。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涕,也可有咳嗽、咽干,发热等,体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喷嚏及含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我们应该多休息,多饮水,适当运动,房间要勤通风,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均衡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手足口病
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多见)引起的传染病。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肛门等部位班丘疹或疱疹,少数患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循环衰竭,个别患者进展较快,易发生死亡,致死原因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饮食、飞沫、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讲究卫生,勤洗手;少去人多公共场所;确诊或疑似手足口病要注意做好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的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可见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有红晕。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喷嚏及含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适当运动,睡眠充足,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房间勤通风,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少去人多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戴口罩;远离传染源,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性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的非化脓性炎症。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少量通过接触传播,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传播性强,有潜伏期为7-14天。
预防措施:按时接种疫苗,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进行隔离至腮腺肿胀消失后3天。应勤洗手、勤通风、多喝水,适当运动。
秋季腹泻
又称轮状病毒肠炎,初期以感冒呕吐症状为主,后期出现腹泻情况。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合理,阴阳均衡;作息规律,睡眠充足;春捂秋冻要适宜,注意足、腹部保暖。
口角炎
是发生于两侧伤下唇联合口角区炎症的总称。以皴裂和糜烂为主要症状,又称口角糜烂。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B2及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
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时不要舔嘴唇,可以涂抹儿童专用的润唇膏,多吃含锌及维生素B2的食物,如:杏仁、松子、瘦肉、粗粮等。(通讯员 李娜)
来源:红网
作者:李娜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杨胜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99/1302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