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持续高热十余天 原来是鹦鹉惹的祸!
2023-02-14 15:17:33 字号:

持续高热十余天 原来是鹦鹉惹的祸!

红网时刻新闻2月14日讯(通讯员 谭盼盼)王阿姨身体一直硬朗,除了高血压外,很少生病住院。可近期,王阿姨突然病倒了,高热已经10天,体温最高达41℃,伴头痛、咽痛、全身关节疼痛。进入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3天,仍高热持续不退,伴有呼吸困难,诊断为“左上肺肺炎、I型呼吸衰竭”病情危重,这究竟是怎么了?

采集病史时,一条重要信息引起中医经典病房专家团队的关注,王阿姨在公园从事贩卖小动物的工作,半月前有两只鹦鹉生病死亡,向毅主任查房后综合分析患者病情,考虑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目前确诊手段主要为肺泡灌洗液行宏二代基因测序,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昂,向主任组织科室对患者病情进行精准分析,患者有明确鹦鹉接触史,CT影像学改变有支持点,且经过规范抗感染治疗无效,向主任当即组织修订治疗方案。当日下午,患者体温就明显下降,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逐步改善,经过数天对症处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经好转出院。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传染性疾病,属于罕见疾病。普通人群并不常见,通常发生于和受染鸟密切接触者,人类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受染鸟类气溶胶而感染。人类的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最常见于青年或中年人,老年人少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烧、明显的头痛和干咳、腹泻、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快,造成多器官衰竭,多数预后不佳。患者通常最近有鸟类接触史,感染到出现症状(也叫疾病潜伏期)通常在5到14天之间,但也可能长达1月余,因此早期的诊治尤为重要。

向毅主任医师温馨提醒:

1.加强对鸟类、禽类动物的检疫管理,避免患病鸟禽进入市场,尤其应该注意无症状的隐性感染鸟禽。鸟禽在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并不一定出现症状,人类在接触它们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接触后应彻底洗手,避免病原体残留引发感染。

2.定期清理鸟禽粪便,清理时适当洒水,以免含有病原体的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引发鸟禽及人类感染。

3.购买活禽时要保持距离,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

4.若禽类出现鹦鹉热症状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处理病禽以免传染其他健康动物及人类。若人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隔离。

5.鸟禽养殖人员及运输人员,日常应使用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在接触粪便后,应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避免病原体残留。

来源:红网

作者:谭盼盼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杨胜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