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将住院日记编辑打印成书,送给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医护人员。
红网时刻新闻2月27日讯(通讯员 梁辉 杨娟)“李光义教授一行四人来查房,针对如何提高病人自身的白蛋白,既从为患者尽可能减轻经济负担,又能解决实际治疗效果的目的,(建议)口服一种东西替代昂贵的白蛋白制济(剂),细致地讲解给助手们如何进行差异化的针对性治疗,我在旁听后甚感欣慰。内人治病遇上了高人、大爱之人,学徒们遇上了好老师。”
“异物扯出来后,只见老李肚子消下去了好多。此刻我对李光义这位年轻教授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兄弟推荐,慕名求医,半个月的相处接触,由慕名到欣赏,由欣赏到赞赏,由赞赏到敬佩,由敬佩至叹服。他全身心地投入治病救人,一种负压水冲洗脓液的声音,对他而言就是一曲曲美妙的音乐,如痴如醉。这种迷恋医学的境界,我估计达到的可能寥寥无几。”
“下午来到省人医,问输液打针情况,老李和陪护告诉我,抽血打针都是一针搞定。上次老李在省人医给她打过针的几位天使,赵佩瑶、何婉婷、吴丽萍等,无愧于赵一针、何一针、吴一针(的称号)。超高的护理水平真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一针技术的背后有着让人看不见的艰辛努力。”
这些充满感激和褒扬的文字,出自一本名为《省城三月——陪妻省城治病记》的“书”,作者康德鑫先生是湖南张家界的一名退休干部,“书”中收录的是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陪同妻子李金凤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病期间写下的住院日记。在妻子痊愈出院一年后,2023年2月23日,他将日记及配图编辑打印成书,托人交到给了妻子第二次生命的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医护人员手中。
“没想到一年多以后,家属还送书来给我们”,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学科护士长兼胃肠外科护士长杨娟介绍,李金凤是2021年国庆节期间从张家界转诊来的一名肠瘘患者。来之前,家属经过多方咨询得知:由陈超武、李光义等专家领头的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在肠瘘治疗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于是10月3日转到长沙,住进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胃肠外科病房。
入院时,李金凤几乎奄奄一息,腹壁上有多个瘘道,不断引流出黄色脓液和食物残渣;还有腹腔、肺部、胸腔、肾脏周围等全身多处感染,肠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重度营养不良,人也十分消瘦,还有中度贫血,随机血糖高达28mmol/L;进一步检查发现,腹腔内有两个巨大的脓腔。
“肠瘘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胃到直肠范围的肠管破裂,肠内容物进入腹腔或腹腔外,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关疾病”,负责李金凤的李光义副主任医师介绍,尽管肠瘘的死亡率从过去的50%~60% 已经有所下降,但因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对于患者来说,仍然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对其家庭来说,也是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危机。肠瘘因此被称为“外科医生的噩梦”,其治疗被公认为“世界级难题”。
2021年10月3日-11月17日以及2021年12月14日-2022年1月3日,李金凤两次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共计65天,期间两度被下“病危”,先后接受了窦道造影、消化道造影、肠造影,窦道镜肠瘘探查、扩创+腹膜后脓肿及坏死组织清除术等治疗。每天24小时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并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医院骨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还对她的腰椎骨折、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心衰等多种疾病给予会诊、治疗。
在陈超武主任的指导下,李光义副主任医师、王励之医师等组成的医疗小组,每天早晚两次查房,随时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及不适症状;杨娟护士长带领何婉婷、赵佩瑶、吴丽萍等护理人员不分白天晚上,每小时观察、记录冲洗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出入量。医护团队按照“一听二看三调整”的步骤,精准把握冲洗引流情况;精心护理患者伤口,防止感染加剧;遵循“低浓度、低剂量、低速度”的原则,逐渐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和剂量,使胃肠道逐步耐受肠内营养液;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和家属开展运动指导、呼吸指导、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恢复身心健康。
随着病情进一步稳定,李金凤于2022年1月3日出院。为了解患者后续治理及恢复情况,1月15日,李光义副主任医师来到张家界进行回访,查阅了患者最新的CT检查资料,并建议更换冲洗引流管。看到其恢复情况好于预计,李光义很是欣慰,驱车300多公里的疲惫也一扫而光。而李金凤和家人也对李教授及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的高超医术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赞不绝口。
来源:红网
作者:梁辉 杨娟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杨胜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6/61/1238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