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讯(通讯员 王佳丽 赵帅)不少病友在拿到病理报告时,都会细心地发现病理诊断一栏中写有“免疫组化”,后面是一组看不明白的编码和数值。
免疫组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测?
今天,长沙市第三医院病理科副主任赵帅来揭秘,病理科重要的探案神器——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全称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由免疫学和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种蛋白水平上的分子检测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和定位细胞或组织中的某种化学物质,用已知的抗体去标记组织细胞中的抗原,再通过显色,定量分析出肿瘤的性质和组织类型。
免疫组化在临床主要是应用于诊断疾病、指导临床用药以及判断预后。
1.诊断疾病
普通病理检查看的是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明确诊断;但肿瘤组织形态变化万千,就好比警察查案,想要在茫茫人海中通过蛛丝马迹找出真凶,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免疫组化可以给细胞做特殊标记,通过免疫组化的各项结果明确病理,如恶性疾病的具体来源,癌细胞分型、分类,为肿瘤明确诊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乳腺的良性增生跟癌的鉴别主要是看有无肌上皮的缺失,通过免疫组化肌上皮的标记P63、Calponin、CK5/6,去鉴别原位癌和浸润癌;另外E-cad和P120的表达情况可以用来区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等,帮助病理科医生有效进行疾病诊断。
2.指导临床用药
恶性肿瘤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免疫以及靶向等方法,而肿瘤分子病理学——免疫组化则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比如,乳腺癌的病理报告除了诊断分级外,还辅以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和Ki-67进行分子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Luminal A型可以选择内分泌治疗;Luminal B型可以通过内分泌治疗及化疗;ER/PR阴性提示患者不能从内分泌治疗获益等。
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初步判断肿瘤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免疫检查点药物治疗,为下一步更精确的检测提供筛检依据,比如乳腺癌患者就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提示,选择相关的药物治疗。
3.判断预后
在诊断恶性肿瘤后,患者最常关心的问题就是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预后判断,而免疫组化结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客观的指标。比如,Ki-67用于评估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数值越高就代表其预后越差;ER阳性病例的预后比阴性的好,缓解率高而复发率低,ER阴性的癌细胞分化差,侵袭性强,常有转移趋向……如今,许多恶性肿瘤相关的抗原相继已经被广泛应用评估恶性肿瘤的性质和预后。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免疫组化对于病理诊断的帮助作用都有所了解,不过免疫组化也不是“万能的”,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有些情况即使加做免疫组化也无法得出明确结论,还需要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来源:红网
作者:王佳丽 赵帅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8/95/1252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