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居家静养少活动 小心加重骨质疏松
2023-10-18 15:33:36 字号:

居家静养少活动 小心加重骨质疏松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8日讯(通讯员 钟丽颖)长沙的蔡奶奶年过八旬,自退休后便一直活跃在老年大学参加各项文艺活动。今年1月,蔡奶奶意外摔倒导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手术后一直在家静养,鲜少出门。最近,蔡奶奶腰酸背痛的症状逐渐加重,走起路来力不从心,手臂、小腿也比从前瘦了一大圈。

在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完善检查后,蔡奶奶被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合并肌少症。这可让蔡奶奶十分纳闷——不是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吗?为什么自己比以前瘦,可是身体状况却大不如前了呢?

接诊的老年病科十七病室副主任医师钟丽颖详细询问情况后终于发现了原因:自骨折后,蔡奶奶在家长期久坐静养,日常活动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其实是肌肉减少,因此骨质疏松的症状也较前加重。

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十七病室主任李顺东解释,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

肌少症与活动障碍、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相伴出现常被称为“活动障碍综合征”,会增加老年人的住院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肌肉数量与骨密度呈同步增减变化。骨骼肌丢失可导致骨密度下降,肌肉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肌力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可导致皮质骨吸收加速、变薄,对抗外力的能力变弱;松质骨内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密度越来越低。

如何预防肌肉减少?

李顺东介绍,防止肌肉减少的措施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疗法和药物治疗。

1.老年人运动方式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采用主动运动和被动活动、肌肉训练与康复相结合的手段,达到增加肌量和肌力、改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进而减少骨折的目的。

2.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必要时考虑蛋白质或氨基酸营养补充治疗。

3.补充普通维生素D,对增加肌肉强度、预防跌倒和骨折也有着重要作用。

骨质疏松症患者选择哪种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明显改善肌肉神经功能,促进骨和肌肉的合成代谢,增强骨强度和肌肉强度。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活动灵敏度,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降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

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健步走、慢跑、有氧操、跳舞、部分球类 (如门球等对抗性不强的球类)、游泳、太极拳、部分瑜伽动作、负重和抗阻训练 (如拉哑铃、弹力带、跳健美操)等。患者应根据实际的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运动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脊柱的屈曲与旋转等动作。

严重骨质疏松症、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在室内散步行走,以坐姿进行关节活动。对于卧床的患者,可卧位主动锻炼及进行相关部位的被动活动。

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做强度较大、负荷重、屏气用力及对抗性强的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并发症的运动,如跑马拉松、踢足球、举重等。

李顺东提醒,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复杂的患病机制,共同受到许多因素调节。充足的日晒时间,摄入足够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增加活动量,不仅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重要作用,还有利于改善个体功能,降低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发生风险。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强肌健骨,防治骨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筛查可提高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提高患者主动参与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其治疗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尽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的进展,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哪些人需要筛查骨质疏松?

李顺东建议,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和低骨量人群,及时进行个体化健康干预。

女性65岁和男性70岁以上,即使没有其他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也应定期去医院检查;

女性65岁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者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有脆性骨折史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X光摄片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有影响骨矿物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长期以来,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十七病室为老年患者免费提供骨质疏松症筛查及用药咨询,帮助老年人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和低骨量,及时进行个体化健康干预,帮助每一位老年人关注骨骼健康,预防骨折的发生。

来源:红网

作者:钟丽颖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