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指肠黏膜表面异常生长的组织,通俗来说就是肠子里长了肉疙瘩。而且由于肠息肉的发病位置很隐秘,外观察觉不出异常,一般是在肠镜检查时,才发现它的存在。那么,肠息肉是如何形成的呢?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胃肠科医师表示,肠息肉的发病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充分了解肠息肉的病因,才能更好的预防疾病到来。肠息肉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1、饮食因素
肠息肉的形成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长期保持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方式,肠息肉的患病率将显著增加。因此,如果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就需要及时改进,以降低肠息肉的发病率。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有着吸烟、大量饮酒、熬夜、过度劳累、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肠息肉的发病率增加。
3、年龄因素
肠息肉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因此中老年人要定期做肠镜检查,方便及时了解肠道的健康状况。并且发现息肉后要及时治疗,避免危害身体健康。
4、遗传因素
肠息肉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当家里有人患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患上肠息肉的几率也会提高。
5、慢性炎症刺激
当肠粘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出现充血、水肿、粘膜增生时,很容易导致肠息肉的产生。肠道的慢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肠道自身免疫性炎症损伤有关。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示:患上肠息肉后,一直拖延不去治疗的话,会增加恶变的几率。因此若发现肠息肉的存在,就应当及时就诊,遵医嘱规范处理或治疗,否则病情不断加重,会增大治疗的难度。(通讯员 崔萱)
来源:红网
作者:崔萱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4/54/1314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