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时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称“梅雨”或“黄梅雨”。梅雨季节,万物繁茂,生长茂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二十四节气中最多,因而梅雨天气对健康不利,易诱发多种疾病,为了让身体机能能顺利达到“小满”状态,养生防病必不可少。
饮食:去湿气,宜食粥
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之气较重,常感疲倦易困、食欲欠佳,特别是饮冷喝冰后胃肠消化功能更差,易出现腹痛、腹泻症状。“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此时湿热之气突出,湿热困脾,可见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所以,需注意脾胃养护,健脾利湿。
梅雨季节宜食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药材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薏米健脾胃,党参益气生津,二者一起熬粥,健脾胃、祛脾湿、补气血,故而祛湿佳品粥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
运动:天人合一,宜缓慢
梅雨季节,在起居方面要做到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健身以微出汗为佳,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消耗津液、损伤阳气,同时注意补充水分。清晨、傍晚可漫步于芳香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做到人天合一。另外,锻炼不能空腹,锻炼前应喝些汤饮,同时应先轻柔地活动躯体关节。
睡眠:养生睡眠最重要
《皇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夏季,昼长夜短,应“夜卧早起”,有研究说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充盈,可抵御梅雨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需注重科学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8-9小时;坚持睡前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咖啡;讲究睡姿,睡时“卧如弓”,右侧为宜。
防病:谨防寒湿上身
梅雨季节,气温起伏不定,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寒湿易侵入体内对人体内脏和关节产生影响。养生应注意下列事宜:
早晚适当添衣:虽气温明显升高,但早晚仍比较凉,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因此,早晚要适当添衣。
洗头及时吹干: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喻容
来源:红网
作者:喻容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0/57/1399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