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记者 周曼 通讯员 张维夏)炎夏之日,酷暑难耐。入伏后,湖南省内多地经受着高温高湿的双重夹击。“湿热交蒸”的天气让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备感煎熬,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和儿童群体则更容易发生中暑。炎热时节如何避热消暑,保持身体健康?湖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一部主任王志兴表示,三伏天既要预防中暑,也要避免贪凉引起的风寒感冒胃肠不适,同时还要注意健脾祛湿,养心安神,维护身心健康。
儿童、体弱人群:补水消暑,不可贪凉
“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的人群最难抵御酷暑。”王志兴主任表示,闷热天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所以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应尽量少出门,少在户外活动,即使出门也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不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防止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夏季是腹泻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天热出汗过多时,可以饮用绿豆汤、菊花茶来清热解暑。但要注意夏季消暑不可贪凉。特别是儿童脏腑功能还不健全,过食冷饮,会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厌食等。而老年人及体弱者稍不注意,寒邪就会乘虚而入,从而损伤脾胃阳气。
同时,要保证水分充足,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多的饮品。老年人还要注意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帮助与照顾。
慢性病人群:颐养心神,饮食有节
中医学有“夏季宜养心”的防病原则。王志兴主任表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耐受暑热和暑湿的能力更弱,因此防治暑热和暑湿引发疾病的关键是稳定循环系统功能,即“养心安神”。
慢性疾病尤其是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季要避免情绪激动、焦虑;高血压病患者不能自行减药停药,要定期到医院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身体状况。还应多饮水,可以选择金银花茶、菊花茶、荷叶茶等清热解暑的养生茶饮,防止暑热伤津。饮食方面,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高盐、辛辣的菜肴,以防伤脾胃。还可多吃新鲜当季的瓜果蔬菜,如苦瓜、芹菜、莴笋、香菜等,有利于清泄暑热。
此外,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减慢生活节奏,戒躁戒怒,让心静下来,学会平心静气。同时,还要适当安排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日常可以多做些静心凝神的事情,打打太极拳、八段锦,使精神有所寄托,怡养心神,涵养心灵。
户外作业人员:防晒降温,避免中暑
在高温天气中,人体本身的热量消耗就很大,如果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或活动,更易引起中暑。
“对于建筑工人、快递员、消防员等户外作业人员,要预防职业性中暑。”王志兴主任表示,要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户外运动以及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最热时段,户外中等强度的作业活动中,每个人应该每15~20分钟喝一杯水(约200mL~300mL),及时摄入含盐和矿物质的餐食和饮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可以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等,并准备冰袋、清凉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物品药物。注意在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定时休息。同时,还应注意体温变化。一旦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并及时补充水分;病情严重应即刻就医。
夏季无病三分虚,未病先防养正气。因此,夏季清热祛暑,益气养阴,养护心神,愉悦心情,清淡饮食,才能科学消暑。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张维夏
编辑:吕周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1/69/1413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