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假期将尽,如何缓解“开学综合征”?
2024-08-27 11:30:00 字号:

假期将尽,如何缓解“开学综合征”?

马上要开学了,有的孩子一提开学就难受,有的孩子一说开学就打不起来精神,还有的孩子直言不想上学……

上面这些情况有没有出现在您家孩子身上呢?如果有,小心“开学综合征”找上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

什么是“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其实并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名称,而是指假期结束、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异常表现。

出现“开学综合征”,具体原因是?

一些“放羊”的家长,认为放假就应该疯玩,不要约束,晚睡晚起,作息时间被打乱了。一到临近开学,瞬间要进入固定模式,部分孩子出现不适应。

一些“鸡娃”的家长,假期给孩子日程安排很满,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觉得假期就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假期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开学后会出现精力不足的情况。还有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制定一张学习计划表,其他都是孩子的事儿了。这些情况,可能诱发了孩子不适,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只要帮助孩子渡过这些难关,很快就会过去。

有哪些表现?

行为:有的孩子可能会拒绝去上学,有的孩子就算去上学了也会出现迟到早退、坐不住、发脾气、顶撞老师等行为。

生理:失眠、睡不实、困倦、没精神、头晕、恶心、乏力、腹痛、食欲不振等,并已排除身体疾病层面的原因。

心理:记忆力或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经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的不适表现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

但如果症状较重或症状持续存在,则会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焦虑障碍等,就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

所以,当症状较重,自我调节也没有效果,或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还是没有自行好转的迹象时,应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易感人群有哪些?

适应能力较差、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学生。

在校常常受到老师批评,且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

明明很努力却依然得不到家长肯定,学习成果与家长期望不符的学生。

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急于求成的学生。

曾在校遭遇过挫折(如校园霸凌、不公平对待)的学生。

受入学、升学、转学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学生可能出现适应障碍,产生焦虑、郁闷、社交困难、压力巨大并难以调适的学生。

家长对孩子要多关注

除了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的压力程度、疏导方式正确与否等因素都会影响“开学综合征”的轻重及持续时间。因此开学前后这段时间,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增加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家长要树立积极防治的观念和防微杜渐的意识,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和孩子交朋友,满足孩子的安全感、被尊重感,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爱的。

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假期中,家长要监督引导孩子,做好计划,尽量张弛有度,保持规律生活。临近开学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总结假期收获,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最好有1~2周的缓冲期。

发现孩子的异常变化,及时调整、及时就医:父母要耐心询问及倾听孩子诉说的困难和痛苦,对孩子表达出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并反复地疏导及鼓励,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除此之外,高年级学生也应该增强自我觉察的意识,当感到有不舒服的感受时,要接纳这些感受与情绪,既不要抗拒也不要逃避,尝试着面对内心的感受并接纳它。当负面情绪被识别并接纳之后,其对内心的伤害也就减弱了。如果超过两周自我调节效果仍不佳,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摆脱“开学综合征”其实并不难

家长可以这样讲给孩子:

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假期在家的你是不是熬夜玩手机、看电视,一觉睡到大中午呢?快开学了就要尽快适应上学的生物钟。最好的方法是开学前给自己定个时间计划表,按上学的时间起床,晚上不要熬夜。同时在整天的计划上按上课的时间加入学习的任务、运动时间、读书时间等。这样会更快地帮助你进入到上学的作息。开学后晚上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善学习方法:或许你之前也为自己的学习方法而烦忧,或许你觉得自己也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那你可能需要在学习方法上面进行一些改进。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有几个重要的点还是需要注意的:课前预习,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进行必要的整理,积极思考,善于提问。

注意情绪调节:快开学的你,或许因为假期作业没有做完怕受到批评而担心,或者自己本来在学校就有不愉快的经历。

此时的你不要害怕,首先要知道在开学这个过渡时期,出现的诸如忐忑、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也需要运用一些方法来让自己尽快地适应,尽快地从负面情绪当中走出来。

可以试一试:调整好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主动与他人交流,合理的宣泄,把自己面临的问题、压力与朋友交流,或许他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或朋友已经给了你很好的启发;可以运用一些宣泄的办法,比如大声地朗读、进行适当的运动。

来源:湖南疾控

编辑:吕周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