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五行属火,与心相通,是养心的时节。“火生金”,如果违逆了夏季养长之道,心火不足,到了秋冬就容易患病。长沙市第四医院医生提醒,立夏时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穿脱有度 动以养形
夏季气温升高,风寒湿之邪易乘虚而入,伤害人体阳气,切忌汗后当风、贪凉饮冷。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之液,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强度要适度,以防耗伤太过而泄汗伤阳,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或游泳等方式,运动后要适当饮用温水,以补充体液。
适当吃苦 顾护脾阳
立夏时节,人体阳气充斥于外,内则相对空虚,饮食反宜温不宜寒,温则养护脾胃,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可以清解暑热、降心火。可适当喝些绿茶来清热凉血,也可将绿豆、 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食用,可起到健胃、祛暑之效,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常吃。
晚睡早起 调养身心
立夏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疲劳。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相对秋冬季节适当晚睡早起,晚上10点左右开始休息,但晚睡也尽量不要超过11点,并尽量保持午间小睡约半小时,睡好“子午觉”。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在春夏之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养心护心,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切忌大怒。此外,以下立夏节气灸,有养心扶阳、健脾祛湿之功效。
大陵和内关:均为心包经上的穴位。常按摩或艾灸这两个穴位,有助于泻心火、清热化湿、养心安神。
肚脐(神阙穴):健脾和胃,理肠止泻。夏季阳气开始外散,内脏相对空虚,如果吃了寒凉冰冻食物,很容易引发肠炎或脐腹冷痛,这时可以用五行通阳汤散剂+姜汁调敷于肚脐,再艾灸20分钟。
命门:培元固本,强壮腰膝。夏季重在养阳,平时手脚冰凉、关节怕冷、尿频尿急的,可多艾灸此穴位。
中医茶饮
益气养阴祛暑茶:沙参9g,麦冬9g,竹茹3g,荷叶3g,竹叶9g,白茅根9g,水煎代茶。此茶可益气祛暑、养阴生津、清气利湿,适合口干心烦属气阴不足者。
养血安神茶:党参9g,茯神9g,炒枣仁9g,当归9g,甘草3g,水煎代茶温服。此茶可补气血、养心脾、安心神,适合心悸失眠属气血两虚者。
和胃安神茶:茯神9g,炒枣仁9g,陈皮3g,炒谷芽6g,甘草3g,水煎代茶。此茶可养心安神、健脾开胃,适合心脾两虚,症见体倦少食、心悸不寐者。
海盐菠萝薄荷苏打水:薄荷2g,菠萝半个,苏打水200ml,海盐适量。菠萝榨汁,将菠萝汁、苏打水、薄荷混合,加入适量海盐。可以清热除烦。
百香果青柠茶:百香果1颗,小青柠2颗,薄荷5克,蜂蜜10克。取干薄荷5克加入开水,静置15分钟后去渣取汁放凉后取500毫升备用。百香果切开取果肉,青柠洗净后对半切开,均放入薄荷水中,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蜂蜜调味,即可饮用。可以清热、解暑、化痰。(通讯员 刘君 朱彭)
来源:红网
作者:刘君 朱彭
编辑:马婉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9/99/1387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