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讯(通讯员 罗琼瑶 杨曙)65岁的杨阿姨来自永州,当她再一次清晰地听到声音时,泪水夺眶而出。这个被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的患者,多年前左耳听力丧失,因高昂的手术费用,只能靠右耳“将就”生活。天不遂人愿,一年前右耳听力骤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双耳失聪的阴影让她的世界失去色彩,20万耳蜗费如大山压顶,让家庭陷入“英雄汉也难”的困境。而如今,随着国家集采政策落地,这个城乡居民医保家庭自费不到2万元,就完成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背后,是一场关乎千万听障群体的医疗变革。
价格“破冰”+技术“突围”,让更多人“听见”
曾几何时,人工耳蜗因20余万元的“天价”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作为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每年都能遇到因费用放弃治疗的病例。2025年3月,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单套均价降至5万元左右;叠加湖南省医保大病救助的报销比例后,患者自费部分大幅压缩。
价格普惠的同时,国产人工耳蜗正以技术创新改写行业格局。长期以来,国产耳蜗植入者面临两难:做磁共振检查需手术取出设备,可能损伤听力;不做检查则可能延误疾病诊断。这一痛点曾让不少家庭无奈选择进口产品。2025年6月,兼容3.0T磁共振的国产人工耳蜗新品发布,患者无需手术即可完成检查。这一重大突破被纳入国家工信部、卫健委高端医疗装备推广项目。
守护“新声”,湘雅二医院的十八年坚守
从2006年至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始终站在湖南听力康复事业的前沿。不仅完成了3000余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更攻克了中耳内耳解剖异常等复杂病例的手术难题。2025年3月,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召开“磁共振兼容人工耳蜗系统推广应用项目启动会”,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曙教授作为参与单位项目负责人受邀出席会议。作为全国七家之一的“应用示范区域培训中心”,科室既承担着临床手术的重任,也肩负着基层医生培训的使命,每一台手术都凝聚着“让技术惠及更多人”的初心。湘雅二医院将继续以“国家示范中心”的担当,推动先进技术向基层延伸。
当第一缕清晰的声波传入杨阿姨耳中时,这个曾经寂静的家庭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不仅是一个成年人的新生,更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与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缩影。从20万到5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孤军奋战到多方保障——这场关于“听见”的变革,正在湖南这片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对于每一个听障家庭而言,希望不再遥远:因为在政策的暖阳下,在技术的沃土中,“听见世界”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罗琼瑶 杨曙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62/1515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