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肠溃疡怎么吃能有助于恢复?这些饮食雷区需避开
2025-07-25 18:38:35 字号:

肠溃疡怎么吃能有助于恢复?这些饮食雷区需避开

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通讯员 卿佩星)王女士近一个月来常常在饭后感到下腹部隐隐作痛,有时伴随腹胀,排便也变得不太规律。经过消化科检查,诊断为肠溃疡。那么,肠溃疡是什么?日常饮食该怎样调整才能帮助肠道更快恢复健康?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生李顺祥表示,肠溃疡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疾病,而是肠道内壁出现了破损或糜烂的一种状态,这种损伤可以发生在小肠或大肠的不同位置。

导致肠溃疡的原因多种多样,某些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肠道感染、长期使用某些止痛药物、肠道局部供血不足,甚至持续的精神压力状态,都可能削弱或破坏肠道黏膜的保护屏障,最终形成溃疡病灶。患者常常腹部疼痛或不适,这种不适感尤其在进食后可能加重,同时伴有腹胀、腹泻或便秘交替、大便中带血或粘液、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以及持续的疲惫感。

在肠溃疡活动期,肠道黏膜存在炎症且比较脆弱,不恰当的饮食选择很容易加重损伤。此时,调整饮食结构,为肠道提供一个温和、低负担的环境,是促进黏膜修复的关键环节。

温和易消化

烹饪方式:蒸、煮、炖是推荐的烹饪方法。食物应加工至软烂,易于咀嚼和消化,例如软米饭、细面条、各类粥品,粥中可以加入少量煮烂的去皮去筋肉末或蛋花,嫩豆腐也是良好选择。

选择优质易消化蛋白:优先考虑质地细嫩的蛋白质。蒸蛋羹、炖煮至软烂的去皮鱼肉如鳕鱼、鸡胸肉、嫩豆腐等都比较适合,同时避免油炸、油煎、烧烤等制作方式,这些方法会使食物变得油腻、坚硬,增加消化负担。

蔬菜挑选与处理:在症状明显时期,宜选择低膳食纤维、不易产气的嫩叶蔬菜。瓜茄类蔬菜如冬瓜、丝瓜、去皮茄子,炖煮软烂后也可少量食用。建议避免生食蔬菜、粗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竹笋、易产气的蔬菜如洋葱蒜苗豆类,以及菌菇类。

避免刺激食物

远离辛辣刺激: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粉、生大蒜、生大葱等辛辣调味料和食物,对溃疡面有强烈刺激性,建议不吃或少吃。

拒绝酒精与咖啡因饮品:酒精会直接损伤肠道黏膜,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两者均不利于溃疡愈合,建议避免食用。

慎食高糖与加工食品:高糖分的糕点、甜饮料可能引起肠道不适,高度加工的肉制品如香肠、火腿通常含有较多添加剂,不易消化,也应限制食用。

限制高脂肪食物:肥肉、动物油脂、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易增加肠道的消化负担,不利于恢复。

避免物理性损伤源:不吃坚果、种子等坚硬食物,同时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防止对溃疡面造成物理摩擦或烫伤。

少量多餐,充分咀嚼

将一天三顿正餐改为五到六顿少量餐食,有助于减轻肠道每次消化食物的负担。进食时务必放慢速度,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这能大大减轻后续肠道的消化压力。

重视个体差异,动态调整

密切留意身体对不同食物的反应,即使某些食物在理论上属于温和易消化范畴,但如果个人食用后出现不适感,也应暂时排除。随着肠道症状逐步缓解,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尝试更多种类的食物,逐步向均衡饮食过渡。但在恢复期,仍需保持温和饮食的大原则,并缓慢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肠溃疡的本质是黏膜损伤,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建议遵循温和、易消化、低刺激的饮食原则,做好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为受损的肠道黏膜创造良好的自我修复条件。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