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牙齿松动=要拔牙?专家详解:这5类情况,拔比留更明智!
2025-08-18 15:23:11 字号:

牙齿松动=要拔牙?专家详解:这5类情况,拔比留更明智!

红网时刻新闻8月18日讯(通讯员 邵奇)牙齿,作为我们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部形态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然而,当牙齿出现严重病变或结构损伤时,也可能面临“拔除”的选择。那么,什么样的牙齿需要拔除呢?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雷荣昌从专业角度为我们解析牙齿“去留”的评判标准。

牙齿界的“五类拆迁户”

1.智齿:隐患重重的“问题邻居”

智齿作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的第三磨牙,常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萌出异常。临床上常见的阻生智齿可分为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等多种类型。当智齿萌出位置正常且咬合功能良好时,通常可以保留。但对于阻生智齿,尤其是部分萌出或完全埋伏的情况,容易引发一系列口腔健康问题:冠周炎反复发作、邻牙损害、囊肿或肿瘤等风险,建议尽早拔除,以避免更严重的口腔并发症。

2.严重龋齿:无法修复的“蛀空危房”

当龋坏严重侵蚀牙髓且无法通过根管治疗修复时,保留这样的患牙反而可能成为慢性感染源,强行保留可能危害牙周组织、影响邻牙健康。雷主任指出,及时拔除这类患牙,能彻底清除感染,并为后续的种植牙或镶牙创造更好的条件。

3.牙周病晚期:根基尽失的“摇摇欲坠”

晚期牙周病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牙齿就像失去地基的房屋,极度松动、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雷荣昌主任表示,此时保留患牙已无意义,强行保留会加速牙槽骨流失。明智的做法是拔除患牙,保存剩余骨量,为未来的修复(如种植牙)打下基础。

4.多生牙:扰乱秩序的多生牙

在正常的28~32颗牙齿之外多长出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它们如同“违章建筑”,会挤占空间,导致正常牙齿移位、排列不齐、咬合紊乱,甚至影响颌骨发育。雷主任表示,这类“不速之客”通常需要及时拔除,恢复口腔正常秩序。

5.乳牙滞留:阻碍换牙的“赖岗乳牙”

在牙齿的“新老交替”关键期,本该功成身退的乳牙因为缺乏足够的咀嚼锻炼,迟迟不肯让位,导致新上任的恒牙不得不“另起炉灶”,出现“双排牙”现象,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进食,这就需要勒令乳牙强制“退休”,让恒牙正常接班。

牙齿拔除后,如何“重建家园”?

拔牙后不必担心,现代口腔修复技术提供了多种“安居方案”:

1、种植牙: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在牙槽骨内植入仿生牙根(种植体)作为“地基”,再安装坚固美观的全瓷牙冠。舒适稳固,不损伤邻牙,是长期缺牙修复的优选。

2、烤瓷/全瓷固定桥:需要磨小缺牙处两侧的健康邻牙作为“桥墩”,制作连在一起的牙冠(桥体)修复缺牙。快速恢复美观和咀嚼,但需牺牲部分健康牙体。

3、活动义齿:可自行摘戴清洗的修复方式。经济实惠,适用范围广,但初戴可能有异物感,咀嚼效率相对较低。

4、意向性再植:将拔除的健康智齿移植到其他缺牙位置。利用自身组织,效果良好,但技术难度高,适应症有限。雷主任特别指出,智齿移植是种有潜力的方案,需由专业医生评估。

雷荣昌提醒:预防胜于治疗!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一次)如同“口腔年检”,能早期发现牙齿问题,绝大多数需要拔牙的情况(如早期龋齿、牙周炎)都可以通过治疗避免。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是否需要拔牙、选择何种修复方式,务必咨询专业口腔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来源:红网

作者:邵奇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