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三伏天肛周脓肿高发!医生提醒:延误治疗易引发危机
2025-08-15 18:19:53 字号:

三伏天肛周脓肿高发!医生提醒:延误治疗易引发危机

红网时刻新闻8月15日讯(通讯员 金浪 肖心玥)火锅、烧烤、美酒,接连下肚,是夏天的快乐,但此时也正是肛肠疾病的高发季节。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肛肠科,肛周脓肿开启高发模式,很多人因辛辣油腻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发疾病,因对病情大意,导致拖成大毛病。

延误治疗引发危机

29岁刘先生因平时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习惯久坐。不久前,他和朋友相聚,一口麻辣小龙虾、一口冰镇啤酒……别提有多爽快!但第二天他就发现屁股稍有点辣辣的、疼疼的,肛门旁鼓起一个硬包。刘先生以为是吃太多辣椒引发了痔疮,便自行购买了痔疮膏涂抹。

可药膏并没有奏效,不仅没有止痛,反而疼痛有愈发加重的趋势,几天之后,刘先生已是坐卧难安。最终,不得不到肛肠科就诊。

接诊的肛肠科主任李可检查后发现,刘先生肛门旁边的“小包”已经长大成了“小鸡蛋”,确诊为“肛周脓肿”。而且病症明显达到了手术的指征,李可建议他立即进行肛周脓肿根治性切除术,不到1小时手术便顺利完成。

“部分患者都是把脓肿当作痔疮,自行处置效果欠佳后才到医院就诊的,此时不少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李可介绍,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软组织因细菌感染形成的化脓性疾病,多因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蔓延而成。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肛周脓肿的产生一般跟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与痔疮不同,肛周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肛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他提醒,肛周出现的包块不全都是痔疮,若同时伴随急性腹泻、发热等,则更需及时到院就诊评估,对症治疗。

中老年女性患者比例上升

日前,任阿姨给肛肠科送上了锦旗。原来,她在入院检查时发现自己除了肛周脓肿,肠镜检查还发现存在结肠息肉。很快,主治医师胡宇倩为她安排了肛周脓肿根治术。术后,医护人员采用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方法,配合医院自制药浴舒洗液坐浴和生肌玉红膏进行专科换药。这些中医调护手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作用,不仅帮任阿姨避开了术后便秘、尿潴留等常见问题,还让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让她得以快速摆脱了病痛的折磨。

李可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中老年女性的肛周脓肿(中医称“肛痈”),大多是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引起的,这和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有着密切关系。中老年女性肾气逐渐衰退、气血相对亏虚,也就更容易受到这类问题的困扰。一般来说,发病原因主要集中在肛腺阻塞、局部免疫力下降、解剖结构特殊这几个方面。

目前肛周脓肿根治术是有效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之一,但一些患者对此却秉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只希望采取保守治疗。李可表示,这种治疗态度并不可取,一旦脓肿形成宜尽早手术,千万不要一拖再拖。否则,肛管和直肠周围有许多间隙,这些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感染极易蔓延、扩散,脓液未能及时排除,可从一个间隙进入另一间隙,增加手术难度,增大损伤面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不利,甚至引起败血症等。

中医妙招防患未然

“夏季天气炎热,细菌更容易繁殖,大大增加了引发肛周脓肿的可能。”李可提醒,除了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年老体弱、过度疲劳以及其他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较低人群,也应特别注意。

那么,针对这类比较容易受影响的人群,中医在日常预防和调护方面有哪些办法呢?

李可建议,要注重饮食调养,遵循健脾祛湿、清热通便的原则,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类食物,多吃些山药、薏米、赤小豆、茯苓粥等,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每日饮水量最好超过1500ml。有结肠炎、肛窦炎、痔疮、肛裂病史的患者,饮食更应慎重。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调和气血,避免湿热积聚,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久坐,注重情志调畅,防止肝郁化火下注肛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注意经络保健,穴位按摩方面,可每日按压足三里穴(健脾)、承山穴(通调肛肠气血),每次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艾灸可选择关元穴(补元气)、大肠俞穴(通调腑气),每周2次,每穴灸5分钟(阴虚火旺者慎用)。

此外,李可强调,若出现肛周坠胀、灼热刺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处理,切勿长期自行用药或捏挤肛周肿块,以免延误治疗或加重感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

来源:红网

作者:金浪 肖心玥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