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8.19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投向一群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医者——采供血医生。他们不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却在血液的招募、采集、检验、供血等环节默默耕耘,架起生命的桥梁。近日,我们走进长沙血液中心,一同探寻采供血链条里 “隐形医生”们的工作日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李雅婷 实习生 李叶群 通讯员 姜兰 长沙报道
工作中的李天舒。
“我们的工作就像拓荒,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愿意伸出手臂的爱心人士。” 长沙血液中心献血服务部副主任李天舒这样形容自己的职责。
李天舒的日常工作如同一场精密的 “组织协调战”,核心围绕团体献血的招募与对接展开。高校里涌动的青春力量、区县中热心的邻里街坊、社会团体里凝聚的公益热情,都是她频繁联络的对象。最近几年,单是为团体单位联系对接和上门采血,血源招募车和采血车年均出车就多达2000余趟次。
不过,招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李天舒坦言,公众对献血的误解仍是最大障碍:“有人担心影响健康,害怕针头不卫生,甚至怀疑血液被高价倒卖。” 面对这些疑虑,李天舒及其同事会及时科普献血知识,还会深入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无偿献血宣讲。针对大众的健康顾虑,他们常以自身献血经历说明献血无害;对于器械安全,他们着重强调所有器械均为一次性,且经过国家检验、合法合规;关于血液去向,他们则耐心解释,病人支付的费用仅用于血液检测、运输等成本,血液本身是爱心奉献,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还能根据各地规定,享有优先用血和血费减免的权益。
让李天舒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疫情期间招募康复者捐献含抗体血浆的经历。当时,她需要前往长沙市定点医院筛选病例资料,然后逐一打电话联系符合献血条件的康复者,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献血液。最终,在几百个电话中,有11人同意捐献,其中7人符合标准并成功献浆。“他们献的血为重症患者的治疗贡献了力量。” 李天舒感慨道。
在李天舒看来,招募的意义远不止于找人献血。“我们这个岗位连接着生与死,连接着陌生与陌生——献血者不知血液流向何方,患者也不知救命血来自何人。但正是这种无名的纽带,让生命得以延续。”她表示,他们的工作本质上是搭建起一座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桥梁,让爱心在无形之中传递。
正是有了像李天舒这样在血液“生命线”上默默付出的守护者,才为无数生命注入了希望。在这个医师节,让我们向这些“隐形医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李叶群 姜兰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9/1520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