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7日讯(通讯员 裴翌尧)今天是9月17日,是第七个世界患者安全日,主题为“安全护理每个新生儿和儿童”。家庭本是守护婴幼儿成长的安全港湾,但看似安全的居家环境里,却藏着不少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同时,婴幼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家庭护理婴幼儿时,不仅要“避风险”,更需“强体质”。
家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如何科学养护宝宝?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荀春铮为家长们详细介绍,贴合宝宝生理特点的安全护理方案,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避风险,警惕安全隐患
婴幼儿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家里的家具、日常用品,甚至一些习以为常的护理习惯,都可能成为威胁宝宝安全的潜在风险源,具体可从三类风险入手排查:
(一)潜在窒息风险
1.睡眠环境隐患
很多家长为给宝宝保暖或安抚情绪,会在婴儿床内放置毛绒玩具、厚棉被、定型枕等。
但婴幼儿颈部力量弱,头部被这些柔软物品覆盖,易导致呼吸不畅。夜间宝宝若口鼻被捂,“求救”哭声会变得微弱,熟睡的家长往往难以察觉。
此外,父母与宝宝同床睡觉时,熟睡中翻身也可能不小心压迫宝宝口鼻,导致窒息。
2.喂养进食隐患
给3岁以下幼儿喂食坚果、果冻时,若未研磨成泥或切至小块,宝宝吞咽时极易发生气道堵塞;
喂奶后若不及时拍嗝,宝宝吐奶时乳汁可能反流至气管,引发呛咳甚至窒息;
还有些孩子进食时喜欢哭闹、喊叫,未充分咀嚼的食物容易呛入气管。
(二)日常环境风险
未安装防护栏的窗台、未贴防撞条的桌角、未加盖的插座孔,以及地上的电线、清洁剂等,都是常见的家庭风险隐患。
同时,还有些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即便在室内也给宝宝穿过多衣物,导致宝宝体温过高、出汗过多,易引发“捂热综合征”。
还有家长习惯给宝宝用爽身粉,粉末若被宝宝吸入肺部,会影响呼吸道健康,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
(三)护理不当风险
1.皮肤护理不当
婴幼儿皮肤屏障脆弱,若频繁使用成人沐浴露、香皂,或在宝宝长湿疹、红屁屁时随意涂抹激素类药膏,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不适。
此外,给宝宝用成人驱蚊液、用酒精消毒等做法,也容易刺激敏感宝宝的皮肤,诱发过敏。
2.喂养方式不当
过早给宝宝(4个月前)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冲调奶粉时,奶粉过浓易导致宝宝便秘、上火,过稀则可能造成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强体质,中医调护方案
中医理论认为,婴幼儿属于“稚阴稚阳”之体,即脏腑功能还没发育完善,护理时需遵循“温和调护”的原则,从饮食、起居、情志、外治四个维度入手,帮宝宝养出好体质。
(一)饮食调护 顾护脾胃
婴幼儿脾胃功能薄弱,饮食是调护的核心,需做到“按需喂养”:
1.优先母乳喂养
中医认为,母乳是最贴合宝宝体质的天然食物,富含宝宝生长所需营养,易消化吸收,适配婴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建议6个月内的宝宝以纯母乳喂养为主。
同时,哺乳妈妈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防止这些成分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导致宝宝腹泻或上火。
2.科学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大后,可逐步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首选米粉、南瓜泥等健脾养胃的食材;避免过早添加肉类、海鲜等难消化食物;
若宝宝出现腹胀、便秘,可适当喂食苹果泥(蒸熟更佳,减少寒凉刺激)或少量山楂水,帮助消食导滞。
3.避开“伤脾”行为
不给宝宝吃生冷食物,如冰水果、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中医常说“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也不要给宝宝喂太饱,防止“食积”影响睡眠与消化。
(二)起居调护 护阳养阴
婴幼儿的作息与阳气生长、阴气潜藏密切相关,合理的起居能帮助宝宝养足正气,更利于宝宝的成长:
1.睡眠调护
睡眠环境需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建议宝宝中午(11-13时)入睡小憩1-2小时;夜间(21时前)进入深度睡眠,此时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
2.适度保暖
根据气温变化调整衣物,以宝宝手脚温热、背部无汗为宜,避免过度包裹;尤其注意腹部、脚部保暖——腹部受凉易引发腹泻,脚部受凉极易诱发感冒,应注意给宝宝穿宽松的袜子,避免赤脚在凉地板行走。
(三) 情志调护 顺应天性
婴幼儿“心肝有余”,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宝宝肝气偏旺易哭闹烦躁,心神未固则易受惊吓,情绪易受外界影响,护理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给宝宝看过于鲜艳、闪烁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视等,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易损伤宝宝的 “肝目”;也不要在宝宝熟睡时突然大声说话或搬动宝宝,以免“惊扰心神”,导致宝宝夜啼、惊跳。
家长可多抱宝宝、轻拍背部,或进行亲子抚触,既能增强亲子感情,又能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有助于“心神安定”。
(四)中医外治 缓解不适
中医外治法无需口服药物,适合婴幼儿娇嫩体质,可用于缓解感冒、腹泻、红屁屁等常见问题:
1.推拿按摩
缓解感冒鼻塞:可按揉宝宝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每次1-2分钟,力度轻柔;或用食指、中指从宝宝眉头向眉梢推坎宫穴,每次轻推20-30遍,帮助通利鼻窍。
调理脾虚腹泻:若宝宝因脾胃虚弱腹泻,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每次5-10分钟;或按揉臀部的龟尾穴,每次1分钟,健脾止泻。医生提醒,推拿时需在宝宝皮肤涂抹少量婴儿润肤油,避免摩擦损伤皮肤,力度以宝宝不哭闹、皮肤微微发红为宜。
2.中药外洗
如果宝宝长湿疹、红屁屁,可采用中药外洗的方式缓解。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需要家长带宝宝到医院,由专业中医师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辨证开具处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用药。
婴幼儿家庭护理的核心,在于兼顾“避风险”和“强体质”,家长们要坚持定期排查居家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严格遵循科学的护理习惯,让宝宝顺着自身的生长规律健康发育,为宝宝打造一个健康、温和的成长环境,助力宝宝茁壮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裴翌尧
编辑:戴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