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8日讯(通讯员 卿佩星)许多人在进食后经常感到腹部隐痛或腹胀,即使正常用餐也会出现不适,这种现象往往与肠胃健康有关。肠胃健康直接影响营养吸收和整体身体状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今天,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余仁贵来科普。
肠胃功能不佳时,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消化不良症状:餐后可能出现上腹部胀满、嗳气或烧心感。食物滞留时间延长,产生腹部不适和食欲下降,部分人群会伴随反酸或恶心感。
排便异常:常见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排便次数改变。粪便形态不稳定,有时伴有黏液增多、排便不尽感。
腹部不适:包括隐痛、绞痛或气胀感,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或脐周区域,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
全身性表现:长期肠胃功能不良可能导致能量供给不足,出现疲劳乏力、面色暗淡、体重异常波动及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营养吸收障碍:肠胃功能减弱会影响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可能引发贫血、口腔溃疡或皮肤干燥等问题。
针对肠胃问题的调养方法
饮食调整: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煮熟的蔬菜、瘦肉粥和蒸蛋。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燕麦和香蕉。
生活习惯改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进食时细嚼慢咽,减少吞咽空气。餐后不宜立即平卧或剧烈运动,建议散步片刻促进蠕动。
情绪管理:长期紧张和焦虑会通过脑肠轴影响消化功能。通过冥想、适度运动或兴趣爱好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稳。
饮食习惯优化:每日饮水充足,但避免餐中大量饮水。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减少产气食物的食用,如豆类、碳酸饮料。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肠胃健康需要长期养护,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日常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自行滥用药物或偏方调理。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马婉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2/1529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