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7日讯(通讯员 彭希 刘朗 张艳)心脏供血的“主干道”左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凭空“消失”,36岁的李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主干道”瘫痪,让他差点丧命。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凭借高难度的介入技术,勇闯“生命禁区”,成功为患者打通闭塞血管。
9月16日,家住益阳的李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因病情已极度危重,李先生在当地医院抢救后,被紧急转运至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入院时,患者已陷入心源性休克,只能依靠气管插管维持呼吸,生命体征微弱,情况危急。
经检查,李先生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属于其中最为凶险的类型——左主干完全闭塞。这条心脏供血的“主干道”从源头完全堵死,导致心脏大面积缺血,进而引发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加之患者本身患有尿毒症,进一步增加了救治难度。
时间就是生命,但面对李先生的病情,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团队却面临三重严峻挑战。首先,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其次,闭塞的左主干开口因病变严重难以精准定位,如同面对一条没有入口的“死胡同”;再者,患者的冠脉闭塞属于慢性闭塞病变,血管堵塞段质地异常坚硬,介入手术中用于开通血管的导丝难以穿透,操作难度远超普通心梗病例。等待常规手术机会渺茫,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高风险的急诊介入手术。经过快速评估与讨论,冠脉介入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技术难度最高的“正逆向结合技术”为患者争取生机。
手术现场
在心血管内科主任潘宏伟、副主任医师荣晶晶的主导下,团队首先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稳定患者循环。术中,团队先尝试从正面开通闭塞血管,但因病变复杂,首次尝试未能成功后,团队果断启动逆向介入方案:通过操控纤细的介入导丝,如同进行“微雕穿针”般精细操作,从患者功能尚存的右冠状动脉出发,沿着迂曲纤细的侧支血管“绕道”至闭塞的左主干远端,最终逆向穿透坚硬的闭塞段,成功建立生命轨道并精准植入支架,一举打通了堵塞的“生命主干道”。
术后,李先生的病情得到快速改善,心功能逐步恢复,已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和IABP,成功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一名年轻患者的生命,更充分展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是在心脏危重症领域的顶尖综合救治能力。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潘宏伟提醒,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中青年人群应高度重视心血管健康,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健康理念,定期进行体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红网
作者:彭希 刘朗 张艳
编辑:马婉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61/1531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