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8日讯(记者 周曼 通讯员 杨正强)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家人朋友欢聚一堂,美食自然成为节日里的重要元素。然而,节日期间的暴饮暴食、饮食不当,往往让胃肠道承受巨大压力。为帮助市民在享受节日美食的同时,守护肠胃健康,湖南省胸科医院营养科曹涵涓医生特别制订了双节胃肠道“减负”指南,为市民健康过节保驾护航。
曹涵涓首先提醒,节日期间要警惕三大美食陷阱。
其一,切忌暴饮暴食。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会急剧加重胃肠负担,引发腹胀、腹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对此,建议牢记“七分饱”原则,细嚼慢咽,感觉可吃可不吃时及时放下筷子,同时按时进食,避免过饥过饱。
其二,小心食物中毒隐患。未煮熟的肉禽蛋类、生食或半生食的海鲜(如生蚝、生腌海鲜)、隔夜凉菜以及处理不当的野生菌菇等,都是高风险食物。聚餐时应选择彻底煮熟的肉类和海鲜,尽量不食用存放时间不明的凉菜。
其三,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摄入。这类食物不仅易导致“节日肥”,还会加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发生。像麻辣火锅、毛血旺、干煸肥肠等重口味菜肴,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发肠胃不适,建议适量品尝,并主动选择清蒸、白灼、炖煮等清淡烹饪的菜肴,不喝浓汤、不吃油汤拌饭。
学会“聪明吃”,是给肠胃“减负”的关键。曹涵涓提出进食建议:讲究进食有序,饭前喝一小碗清淡的冬瓜汤、菌菇汤或吃些水果,增加饱腹感;开餐时先吃素菜,再吃荤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延缓血糖上升;做到荤素搭配合理,吃一口荤菜搭配两到三口素菜,素菜优先选深色绿叶蔬菜、菌菇类、藻类,荤菜多选择清蒸鱼、白灼虾、去皮鸡肉等优质蛋白食物,少吃红烧肉、油炸排骨等油腻菜品;“巧”吃主食,适量摄入杂粮饭、蒸红薯、玉米等主食,为身体供能,增加饱腹感、稳定血糖,避免用炒饭、炒面、点心等油性主食收尾。四是合理选择饮品,优先喝白开水、淡茶、纯果汁和植物蛋白饮料,减少或避免高糖碳酸饮料、奶茶,控制酒精摄入,成人一天最大饮酒量不超过15g,高度白酒(52%计)一天饮用量不超过30ml。
若不小心吃多导致肠胃不适,曹涵涓也给出了应对办法。轻度腹胀时,可通过温和散步促进肠胃蠕动,切忌马上坐下或躺下;也可泡山楂茶、大麦茶或普洱茶消食解腻,或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缓解症状。前一餐吃得过多,下一餐可“轻断食”,减少摄食量,选择粥、软面条、酸奶、水果等清淡易消化食物,让肠胃休息。但如果出现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或其他急症,切勿自行用药,应立即就医。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杨正强
编辑:李雅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62/1531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