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口腔里的小疙瘩竟是癌!医生:这些信号别忽视
2025-09-29 15:39:31 字号:

口腔里的小疙瘩竟是癌!医生:这些信号别忽视

红网时刻新闻9月29日讯(通讯员 康晓明 高琳)51岁的杨国庆(化名)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半个月前,杨国庆发现右侧口腔内长出一个小疙瘩,疼痛且容易出血,后被确诊为口颊癌。经过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手术清除了肿瘤,并精准修复了口腔缺损。

杨国庆回忆,半个月前,他发现右侧口腔内出现一个小疙瘩,几天后,这个疙瘩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逐渐长成“菜花”状的新生物,杨先生随即前往医院就诊,活检结果显示为“高分化鳞癌”,即口颊癌。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转至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该科室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为杨国庆量身定制了“口颊癌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游离股前外侧瓣移植术”。手术彻底清除了肿瘤,并从其大腿外侧选取带血管的组织瓣精准修复了口腔缺损。目前,杨先生恢复状况良好,口腔功能正在逐步康复。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周定刚指出,口颊癌是口腔癌的一种,特指发生于颊黏膜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口腔溃疡或“上火”。一旦出现明显的肿块、疼痛或张口受限等症状,通常已进展至中晚期。

“临床研究表明,口颊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周定刚强调,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嚼槟榔也是重要诱因。此外,口腔卫生不良、假牙不适导致的慢性刺激、HPV感染以及家族遗传史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发病概率。很多人“闻癌色变”,其实口颊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较好。周定刚介绍,目前口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例如,杨国庆接受的“口颊癌扩大切除 +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口颊癌常用的手术方式:“扩大切除”能确保肿瘤被完整切除,减少复发风险;“颈部淋巴结清扫”则旨在清除可能转移的癌细胞,防止病情扩散。而“游离股前外侧瓣移植术”是近年来口腔颌面外科的先进技术,通过移植身体其他部位的带血管组织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留下的口腔缺损,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咀嚼、说话等口腔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部分中晚期口颊癌患者,还会在手术前后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大部分早期口颊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80%。”周定刚表示,口腔是人体的“门户”,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全身健康。杨某的案例警示我们,切勿将不良习惯视作小事。一旦口腔出现异常,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小毛病”演变为“大隐患”。

周定刚特别提醒广大市民,若口腔内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警惕并尽快就医:

1. 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合,超过两周未好转,边缘隆起且质地变硬,伴有疼痛或麻木感;

2. 黏膜出现无法擦除的白斑、红斑,并逐渐扩大或增厚;

3. 颊部出现肿块或新生物,形态不规则,如菜花、结节或溃疡,触之易出血;

4.无明显诱因的张口困难、吞咽疼痛或口腔异物感;

5.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需警惕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来源:红网

作者:康晓明 高琳

编辑:李雅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